浅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探析

时间:2025-01-13 21:47: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把高职院校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全国已有1200余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一千余万。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具有独有的特点,这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先天条件。因此,应把高职院校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观念、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웃深化改革。

一、素质教育中创新创业的概述

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J.A Schumpeter)首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创新行为因为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

创业的定义,结合我国国情,将创业定义为是指通过寻找和把握机会,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市场创建成企业或产业,从而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1、目标取向一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符合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有效的培养未来人才的创业能力,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创业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因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

2、内容本质想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创新精神可以理解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四个方面。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积极采取措施鼓励自主创业。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创业实践中来检验。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3、功能作用相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使创新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创业教育当中,形成具有独特功能,两者密不可分的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可以达到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目的。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内在本质和支撑,而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和实践。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途径

1、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广泛宣传,培育校园创业文化。利用学校校报、广博、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开设专栏,使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通过重点收集历届毕业校友中的创新创业典型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设立创新思维论坛。开展“创新创业方案设计大奖赛”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使学生能对自己的事业正确定位,情形认识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2、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大学生专业创业园主要吸收和支持与专业有关的创业项目,严格创业项目的专业含义,以引导学生开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业实体。大学生商业创业街。为了鼓励创业类别的多样性,学院可在专业创业园的基础上建立商贸创业一条街,允许科技和专业以外的创业项目与团队通过一定程度遴选进入,学校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资金,政策扶持。

三、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先导。

1、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时间上看,教育跨度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若ษ干年的由浅入深的教学与实践。在教学形式上也不能是单方面的教育,而需要由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和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

2、建立创新创 ☹业教育实践基地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重要支撑。高校要根据专业特色,建立大学生创ฏ新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团队实践地基,创业岗位基地及创业园等。学院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大学生创业园健康、良好的发展。

3、加强理论研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集。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我们学院的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张良东.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今日南国,2009

(7).

[3]宋建军,吴凤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

(3).

(作者简介:刘 博(1984-),女,陕西西安人,助教,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