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4-12-26 14:49:2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位及其原因,探讨了实现其价值的路径: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发动各方力量,帮助大学生夯实传统文化知识基底。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下来,受到了世界各族人民的美誉。同样,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发挥着相当强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不随着流行元素慢慢消退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中发光发热,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传统的优良文化,它是经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对文化的磨砺筛选,形成的中华文明的结晶。在这之中包罗万象,它不仅涵盖了颇具民族风俗的传统节日、五千年来各族人民的服饰演变,更是包含着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爱国人士的爱国情怀;面对外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助人为乐、爱好和平的民族特质;忠孝廉洁的传统思想等等。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来说,它的功用体现在方方面面。从教学准备来讲,传统文化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学会了集纳百家思想,博采众长,从众多同领域的学者当中汇集最闪光、最独特的知识点融合在自己的课程之中;从教学方式来讲,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方式,至今还在被教育者们加以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而沿用;从教学日常来讲,《庄子・天道》中“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就提出要为师者注重言传身教,而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本身就相比其他学科,更注重教育、德育等方面,这也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果教育者能做到“正己身、明师德”必然会为教育者本身增加更多魅力,从而增强学科魅力。

而对于所受教育的大学生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为重要,大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知识储存量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塑造的过程中,多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让它们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和知识素养,实现温饱之后更大的精神追求,并在学习中懂得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性情,培养自己谦逊的品质和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的精神气,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良好品质,这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的职场生涯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再者,自古的民族英雄的传记和传说也会引导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使得大学生懂得为祖国的利益为先,为祖国努力创造个人价值的道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甚至每个文字的演变都有一段关于文明的历史,大学生只要潜心学习,必然会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从中受益匪浅。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位及其原因

1、新媒体的冲击

在现今网络十分发达,各类媒体媒介争相而出的现状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获取信息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世界越发往多元化发展。所以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极易被多种信息迷花了眼,导致价值观走偏。特别是在现今世界的格局中,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越发凸显。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总会进行各种不良干扰,其文化的侵蚀在这之中尤其突出。以大学生对中外节日的庆祝为例,当今的大学生过节往往更偏爱国外节日,因为国外的节日相较于本国的节日,突出的不是节日的传统和节日的意义,而更注重节日的氛围。类似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不仅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浪漫和搞怪的心理,也实现了大学生对多种多样的节日的渴望。而大学生面对对本国的节日时,往往表现的十分麻木,众多大学生在庆祝本国的节日时,往往欠缺对节日民俗传统和节日所代表的意义的了解,而只是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假日福利,导致大学生们只记得假期而不记得节日;只记得玩乐而忽略了传统;没有通过节日而获得❅更多对祖国的情怀和对民俗的喜爱,甚至庆祝之后连节日的名称也不记得。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大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往往没有一个合适的准则,更容易被一些低俗趣味的文化所吸引,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由于其内容太过高深,形式不够碎片化而被大学生抛之脑后。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据了解,《华夏时报》曾经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结果却是十分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数据表明:“了解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有60%,能完整背出古诗歌及正确回答一些文学常识的占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占20%,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占30%,认为英语绝对有用的占97%”,[2]这些数据一显示出来,就足以证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传统文化凝聚着不知多少代人的心血,往往有着无尽的文化价值尽显其中,但是传统文化的特色使得传统文化是一种需要人们长时间学习积累,才会从量变上升到质变,得到其真正的用处的文化,现今大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又太注重追逐潮流,结果导致多数大学生都十分崇尚国外的语言,认为外语才是在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真正有用的学科,能帮助他们赚取足够的收入。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不仅能使大学生学会学习,更会教大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最终导致了一种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迷失现象,甚至多数学生都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就更不会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巨著。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热情

大学生的学习条件往往比过去优越很多,而在众多的学习科目陈列其中的时候,学什么的基础往往取决于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可惜的是,在社会思潮往往朝多样化发展的现今,不仅是大学生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往往也疏于教导大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父母往往追求的是为孩子寻求一个谋生之路,而学校则更重视对考试科目的教习。虽然现今高校也会½开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却往往由于课程众多,传统文化不是现今的热门科目,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投资。在考虑课时的时候,不会安排过长的时间,大学生往往还在未入门的阶段,就已经学习完了课程,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不注重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修习和培养,只是单纯为了挣得应有的学分。这样一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需求,而变成了一项任务,大学生自然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热情,也不能真正学习到其中的知识。

4、受市场经济转型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不断的冲击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大学生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往往更加注重物欲,而轻视对自己精神文化的培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优胜劣汰及两极分化的情况越发明显。一方面,网络上出现众多关于“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言论,导致意志力脆弱的大学生盲目羡慕有钱人的条件,而不讲求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上,贪污腐败现象依旧比比皆是,先富起来的阶层通常寻求的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利用自己的优势设法谋求暴利,即使触犯了法律也在所不惜。而穷苦的阶层面临的永远是勉强解决温饱的问题,及无钱看病买房的困境。在这种现象愈来愈多的现下,大学生很难保持一个清明的价值观,并且深受其害,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最终使得社会风气越来越差,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明显是十分不利的。

5、传统文化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当然,传统文化中不仅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文化,也有一些腐朽的、不科学的思想随着年代流传下来,使得大学生容易把生活中所面对的封建社会的不良风俗错当成传统文化,以偏概全,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良的印象,使得传统文化未能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历史上的政治统治与经济现象和现在有差异性,而文化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从而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如此以来,传统文化的发展不能和当今社会的发展完全贴合,就会有差异性产生,这样的差异性往往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过时的文化,不能给现今的大学生带来具有时效性的功效,自然会疏于了解传统文化,反而使得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扬。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1、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传统文化的功能

想要解决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热情的问题,就需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大学生现今沉迷于网络,如果从网络角度着手,可以查证出来,传统文化的相关优秀的学术作品在网站上都有注解和说明。但是基于信息繁杂的现状,想要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就应该结合新媒体的应用。不仅要增加《百家讲坛》等节目录制活动,更要将传统文化碎片化于生活中。将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小段推送,或者将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关于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小故事通过电台节目的方式传达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先让传统文化溶于大学生的生活中,再慢慢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传统文化的功能,主要就是在于它教化人的功能上,这与思想政治的教育相贴合。所以,如果好好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他们知道中华文化的美德,不仅懂得“忠”、“义”、“礼”、“廉”、“孝”,也能真正用于生活之中,切实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团结一致、将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 Ü益。那么,不仅是传统文化教习上的成功,更是在思想政治理论上实践的成果。

2、与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今高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往往会定为选修课,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远远不够,通过课程只是对传统文化做了一个最基本 ッ的常识了解。所以,高校应适度考虑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课变成必修课,并且增加传统文化课的课时学习,将国学经典著作诸如《大学》、《论语》、《中庸》、《老子》、《易经》、《史记》等内容加入大学生必读书目中,并鼓励大学生多读文学经典,使大学生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提高个人的基本素养。

而且,就现阶段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会和优秀传统文化分开而谈。这是十分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就蕴含着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中更是注重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对大学生德育的塑造,这些内容都是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只有两者达到一个和谐的统一,让理论和实际切实的结合起来,才便于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处的。

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的安排中,高校应多组织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活动。例如做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宣传;在过道的走廊中,班级的墙壁上,都摆置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做的趣味调查和经验感受;多举办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讲座;成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组织关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调查,全面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大学生懂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多多研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在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中明确提出了:“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所以,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路途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应当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力。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讲,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热爱它,并钻研它,增加教师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因为现在大学生对这门课的激情不高,就放弃了这门课的教学,放松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而是应当多追寻学科的趣味点,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增强学科的可读性,使学科散发出专业功能和专业魅力。

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文学修养,增加自身的魅力,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往往与对相关课程的教导者的喜爱分不开,只有增加了教师本身的魅力,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去学习这门课程。

4、发动各方力量,帮助大学生夯实传统文化知识基底

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往往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所以,应该发动各方力量来帮助大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基底,从传媒的环境来讲,相关的电视、电台、媒体和媒介平台要自觉的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来讲,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集合力量,全面提升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只有各方一起努力,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才能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的应用达成一个良好的效果。

【注 释】

[1] 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南昌大学,2012.

[2] 李德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3.

[3] 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潘昊辉.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河南大学,201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