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性化理论对我国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 性别教育 双性化 性别角色 性别定型观念
论文摘要:在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关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定型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作为一种最佳的心理建康模式,目前美国流行的双性化教育可以给予我国性别教育很多的启示。根据有关研究,我国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远远少于美国,而双性化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加强双性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以往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会出现性别定型观念这一教育误区。所谓性别定型观念,又称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即社会成员公认地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这是反映了文化或者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若这种期望要求成为僵固不变的看法,就成了性别定型观念。两性共同构建了人类社会,社会期盼着男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对男女应该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的活动有了相对固定的看法,然而性别定型观念,在儿童小时候就对其发生影响,促使其树立关于与性别有关的行为教条。性别定型观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我国,其形成原因非常复杂,[1](p61-63)关于男女性别角色的陈规陋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定型观念化中获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应该让位于男女平等的观念。
一
当前美国性别教育中流行的教育理念——双性化教育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这种教育思想认为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观念,会限制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和个性建康全面的发展“: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2](p55)这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人格,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男人)和gyne(女人)。在心理学上,双性化“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3](p300)与其他“单性化”规训相比较,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的性别分类的、更具有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范例,它能让拥有者更好地在社会化中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发展潜能,故而受到了国内外专家重视,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其蕴涵也得到不断发展,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为促进教育公平、性别公正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0世纪后半叶,一些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来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6](p165-167)1964年,罗西(A.S.Rossi)第一次正式提出“双性化”这个新概念,针对传统的“单性化”,他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7](p165)研究”双性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双性更有显著的独立性,能较好地表现ฑ女性气质,并有强烈的自尊感。此后,司本斯、霍尔、斯比尔斯、佩里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双性化者在心理建康、自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
社会迅速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得双性化教育日益迫切。社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两性不能再囿于单性化的束缚,而应该具有双性化人格。所以“双性化”是顺应新时代的一种角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双性化教育也势所必行。应该认识到,不正确的性别教育不仅影响女性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危害男性。双性化是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认知发展理论把性别角色的获得理解为内部的认知过程,是主要由自我推动的过程,而儿童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体,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可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消除男女性别的不平等,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性别平等宣传和教育,需要改变公众性别歧视的陋习,需要人类社会正确性别意识的真正增强。有鉴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人们对性别意识的教育,扫除理论认识的盲区,认清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这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
需要强调的是,在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中,男女两性的平等绝不是性别上的趋同,早在1981年,贝姆就曾经指出,双性化个体对职业的抉择,是建立在他或她的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而不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心理专家提倡的双性化是兼具两性的气质优点,男女性格上优点的相融是可取的,比如女生可以在性格上自信、果敢,男生可以情感细腻一点,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男性、女性的外表、性格、气质都发生错位,那就偏离了双性化教育的初衷。
性别平等教育并不意味着拒绝多元化、多样性,它是要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真正的两性平等并不是消除两性差异,而是冲破传统社会性别的枷锁,性别平等教育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形式和程度的等同,而是人格的平等。越是社会化的发展越要求个性丰富,这里的个性发展必须是基于自然基础之上的潜能的发展,努力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 ت人格的完善。"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使男女不再受性别的束缚,都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在相应的发展机会、过程、结果上,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性别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男女平等与性别角色之间并不存在着对立和冲突,两者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调整两性之间的关系。认知发展理论把性别角色的获得理解为内部的认知过程,是主要由自我推动的过程,而孩子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体,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消除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培养青少年的优秀的双性化人格,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性别平等宣传和教育性别歧视的陋习,需要人类社会正确性别意识的真正增强。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也必将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做的是鼓励孩子发展个性和独创性,在对孩子“双性化教育”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以孩子的性别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为主,然后再兼容异性个性中一些优秀的东西,这样有主有辅,孩子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性格优势,绝不能本末倒置。
作为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双性化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性别角色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任务,要加强双性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关键在于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社会有识之士更新观念,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在孩子性别意识形成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父ฎ母,本人要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消除了对孩子性别的偏差,就为培养孩子“双性化”人格奠定了基础。父母应该尽量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从生理和心理上正确引导孩子,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大胆参与社会各项有益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努力培养孩子健全的双性化人格。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多重视他(她)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帮助孩子对大众传媒中两性形象正确客观地进行判断,多鼓励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能独自、自由、开放地思考,引导他们用积极健康的形式张扬个性。
在社会文化方面,中国延续了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们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社会依然保持对男女的性别偏见,对学生性别定型观念的形成深受影响。对于男女两性,每一个社会都会有清楚明确的行为期望,这些期望伴随着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要求,被社会文化传统所接受的性别适宜行为通过各种渠道来体现,并渗透在男女低年级学生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之中。实验证明,低年级学生从大众媒体中更多地接受传统性别观和种族观,并更多地认同与其想适应的性别角色偏向。所以应当积极研究如何才能更好从各个方面利用社会文化的力量,有效地完善两性平等观念的建构,并努力消除某些媒体错误的示范,坚决摒弃长期存在的性别定型观念的印象,加强防范意识,增强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限制媒体不当的性别观念的狂轰滥炸,加强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2]李曙光,郑艳.当代儿童青少年双性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06(3).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ϟ,1986.
[5]葛鲁嘉,陈若莉.新时期女性的心理成长与心理建设[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
[7]钱铭怡,等.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李立娥.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7(6).
[9]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10]胡江霞.论“因材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