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地位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原因在于管理知识对管理活动的指导只是原则性的,工商管理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不能取得教学实效性。主要以训练为主,突出训练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工商管理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升管理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训练;工商管理;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发展,工商管理教学效果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大学所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欠佳,使大学有所迷失。为了提升工商管理教学效果,需要从工商管理知识特性入手,对教学进行系统思考,实现训练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从根本上提高工商管理教学质量。
1管理知识只能为管理活动指明方向
工商管理知识与其他工程技术类知识不同,它对管理的指导不能具体到规程层面,只能在原则层面为管理活动指引方向。以最经典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原则为例,它的核心主要是找寻最佳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最佳操作方法培训,劳资双方对最佳操作方法实现的利益进行分享。理论是可以理解的,但落实到实际操作却是有难度的。在一个企业中,什么样的方法是最佳操作方法?如何对工人进行培训?如何进行薪资设计才能使劳资双方满意?这些都需要企业管理者进行探索,管理知识只是从原则层面指导企业在经营时要向该方向努力。
2管理知识应用的前提是概念技能
2.1三项技能的关系
工商管理知识的作用是对管理技能进行支持。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知识训练,使理论知识得到较好的应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管理知识学习时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训练为辅。而工商管理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知识后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训练,以形成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学生在进行管理知识应用时需要良好的概念、人际及技术技能进行支撑。概念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关系作用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运营的整体规划技能;人际技能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与他人融洽相处的技能;技术技能主要是对企业生产技术知识的了解。三项技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没有技术技能,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只能是外行表面形式的管理;没有良好的人际技能管理者便不能与人进行协作;没有概念技能管理者的管理将成为井底之蛙。
2.2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技术技能是管理者进入企业后进行学习的重要内容。概念技能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能简单处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信息量少、易获得且规则简单的事务(司机、出纳等工作属于本层次);二是处理信息量大,时间跨度长且规则多的需要管理者自己进行综合的事务(人才招聘、企业生产成本分析等属于本层次);三是能设计流程复杂、时间跨度更久、信息大大的事务(业绩考核和企业发展战略属于本层次)。概念技能的三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当第一个层次达不到时,第二个层次也无法胜任,第三个层✄次更无法完成。当概念层次不能完成人才招聘、企业生产成本分析的要求时,企业经营会出现困难;当管理者不能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时,企业的发展会出现停滞。
3实现训练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大量训练是管理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前提。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对管理知识进行掌握,同时也需要学生在学习管理知识后在与生活事实接近后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融通。工商管理学习是一个训练的过程,虽然学生知道别人进行企业管理的知识,但当自己进行管理时未必会想到别人的管理策略。学生要实现对管理知识的内化和融通需要不断的进行记忆和训练。首先,在管理课程之初,教师可以在少学时内完成ง管理课程中管理规则的讲授,之后在学生掌握基本管理规则基础上利用少部分时间进行细节性知识的讲授,利用大量时间通过案例和训练题目训练学生的管ฆ理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其次,多进行训练。工商管理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案例分析的少,思考少,训练少。当学生将管理技能的效用进行深入研究后,就会将管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会实现既见森林也见树木的效果。再次,知识与训练结合。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与概念技能训练是平行的过程,将管理知识内化融通是非常难的,相当于概念技能中处理复杂事务,而将所有管理知识进行内化融通其难度相当于为企业设计一个战略规划。最后,团队协作。在进行管理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小组对课题等的讨论训练学生的人际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他人帮助的意识。学生要将管理知识内化融通后进行反复训练和思考,以实现训练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在进行管理知识学习后,能将一门知识进行内化融通则达到概念技能的第二层次,能将所有管理核心课程内化融通则达到概念技能的第三层次。
4结语
总之,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น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反复训练思考可以实现管理知识的内化融通,同时可以实现工商管理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