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体育电影作品比较分析
【摘 要】 本文以《筑梦2008》、《洛奇》为例,对比分析了中美体育电影作品的差异,认为中美体育电影作品的人文内涵、叙事情节基本相似,但在作品数量、主题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我国体育电影应改变主题较为单一的弊端,在体育电影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寻求平衡点 ,追求体育电影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ข文化需求相一致。
【关键词】 《筑梦2008》、《洛奇》;中美体育电影;比较分析;对策建议
一、前言
自1896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至☤今,电影在中国已走过百年历程。而体育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与电影的结合堪称完美,体育的大众性和竞技性能够满足电影题材的需要,电影艺术的发展能够扩大体育的影响。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人们对体育电影的诠释也不尽相同。
体育电影指以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重大事件和体育工作者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多以体育运动、体育训练和竞赛为背景,结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并以精湛的体育表演作为影片特色。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不同历史时期中美体育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参照《筑梦2008》和《洛奇》两部影片。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相关文献,了解中美体育电影发展历程、趋势,为论文撰写提供依据。
(2)案例分析法。针对两部典型意义的体育影片进行分析――以《筑梦2008》和《洛奇》为例。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状况
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东方大学运动会》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无声纪录片,从此,体育题材正式进入中웃国电影人的视野;20世纪30年代,由于抗战全面爆发,国内体育故事片几乎是一片空白;20世纪50-70年代的体育电影主要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碧空银花》等;20世纪80年代,这时的体育电影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代表作有《沙鸥》等;随着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一系列与奥运有关的电影应运而生,如《筑梦2008》,这时的体育影片表现更多的是团结的力量,是正能量的传递和梦想的实现。
2、美国体育电影发展状况
美国体育电影多以本国优势传统体育项目为题材,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体育电影代表作有《洛奇》、《愤怒的公牛》等,这一时期体育电影主要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体育电影风格向喜剧转化,代表作有《空中大灌篮》等;进入21世纪,美国体育电影由喜剧风格逐渐转向表现励志精神,代表作有《卡特教练》、《光荣之路》等,《卡特教练》是一部根据真人改编的体育励志片,讲述了一位高中篮球教练带领自己的校队顽强拼搏的故事。
3、中美体育电影作品的“同”与“异”
四、结论与对策
1、对比中美体育电影反映的主题,我国的体育电影主题较为单一
我国体育电影反映运动员成长及教练员和家人生活的较多,生活化的题材和通过不同体育项目传播体育文明、普及体育知识的题材较少。挖掘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和优势体育项目,将体育精神融入大众生活,对形成和传播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2、在体育电影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寻求平衡点
体育电影追求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但如果忽略其它价值就会进入误区。当然,兼备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作品并不鲜见,2011年上映的体育电影《翻滚吧!阿信》,不仅获得影迷们的一致好评,也取得很好的票房,甚至连正在备战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体操队也走进影院,感受影片中的体育精神,为备战奥运加油打气。可见,体育电影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是可以平衡的。
3、体育电影的发展要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
从北京申奥成功至今,体育对人们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些都在人们对体育电影的需求和期望中得以体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体育电影的发展具备了科技运用优势,我国的体育电影理应为观众带来更多和更高质量的体育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总之,体育电影作为全方位表现体育精神、诠释体育文化内涵的光影记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我国的体育电影应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多方位接受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关注人性更深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