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童话审美教育初探
摘 要 童话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其中富含丰富的幻想性、诗意性、游戏性等审美因素,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儿童文学体裁。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童话的审美价值,利用童话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 童话 儿童 审美教育
On Kindergarten Fairy Tale Aesthetic Education
SUN Yateng
(School of Education, Shaต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Fairy tale is loved by children, which is rich in rich aesthetic factors fantasy, poetic, games, etc., is an important gen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children.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fairy tale, the use of fairy tal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children.
Key words fairy tale; children; aesthetic education
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一种富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①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童话是发展儿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要重视并合理运用童话进行儿童审美教育,用童话滋养儿童纯真的、浪漫的、诗意的、游戏的、嬉戏的、快乐的童年。
1 童话中的审美因素
1.1 幻想性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故事,幻想是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童话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幻想童话就不存在了。作者用夸张的表现,神奇的情节,象征性的内容来展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不受现实束缚的幻想世界。王尔德说过,在她眼中,大自然没有法则,也不是千篇一律。她可以任意创造奇迹,她召唤海中的魔鬼,魔鬼就从海底出现。她命令杏树在冬天开花,也能让雪花降在成熟的玉米田里……②作者正是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作幻神奇的情节来描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童话世界。如在安徒生《海的女儿》中,生活在深海的宫殿海王的小公主,是一条长着鱼尾的人鱼,她比人类的寿命长好多好多,她向往人类,忍受着鱼尾变腿的巨大痛苦,来到人间。葛翠林的《野葡萄》,本是被忽略的、渺小的、没有价值的野葡萄,却在作者的奇思妙想下,赋予其超力量,能使瞎眼人重建光明。在幻想的作用下,童话变得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似幻尤真的童话世界。
儿童思维的“泛灵性”和“非逻辑性”使得儿童喜爱童话的幻想性。儿童在阅读欣赏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乐此不疲地穿梭于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体验着童话中的奇特和梦幻之美。儿童通过幻想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③
童话的诗意是指它通过丰富绚丽的文字描绘所展示给人的诗一般的意境和美感。童话的诗意性是童话天然的品质。童话的诗意性是一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例如,《拇指姑娘》中描写到拇指姑娘的摇篮是一个光得发亮的漂亮胡桃壳,她的垫子是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她的被子是玫瑰的花瓣……她可以坐在这花瓣上,用两根白马尾作桨从盘子的这一边划到那一边。读完之后不禁感叹,拇指姑娘的小巧可爱,更是被她那精致的、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所吸引。恨不得马上去体验一下那胡桃壳做的摇篮,花瓣做的垫子和被子,用白马尾划一划那盘子船。《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对大兔子说:“我爱你这么多,像我的手臂伸得这么长。”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大兔子的手臂更长,他张开来一比,说:“可是,我爱你这么多,像我的手臂伸得这么长,长得不能再长。”……“我爱你,像我举得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小兔子说。双手用力地往上撑举。“我爱你,像我举得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大兔子说。这真的很高,小兔子想。希望我的手臂可以像他一样”……一种复杂抽象难以量化的爱,在小兔子和大兔子洋溢着爱意和诗意的对话里,变得那么具体:原来爱那么长、那么高、那么远。我们会被这种真情打动,不自觉地徜徉在这温馨的爱中。
童话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情感、诗意的境界深深地吸引、感动着儿童。在阅读中,儿童会体会到并在头脑中再现童话中诗意的境界,感受着生命的至真至善至美。儿童获得的是一种温馨奇特又浪漫的意境,是一种如诗如画的美妙感受,是一种震撼心灵的审美情感。
1.3 游戏性
游戏性是童话的特征之一。童话的游戏性是指童话向儿童描绘出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不受现实世界种种条框的束缚,尽情地享受着充满游戏性的童话世界。童话主要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滑稽的人物表现其游戏性。如《大林和小林》中,描写唧唧吃饭:唧唧坐在叭哈的旁边,那二百个听差伺候唧唧吃饭,无论唧唧吃什么,都用不着自己动手,那第一号听差把菜放到唧唧的口里,然后第二号扶着唧唧的上颌,第三号扶着唧唧的下巴,叫道:“一,二,三!”就把唧唧的上颚和下巴一合一合地把菜嚼烂了,全用不着唧唧自己来费劲。童话中这些顽皮形象大堆事微微“凸起”的,他们以“放肆的天性与夸张的说闹”,表现出浓郁的游戏色彩与精神,给孩子带来意外的审美惊喜。④挪威作家埃格纳在他的《豆蔻镇的农民和强盗》中写三个强盗为做清洁卫生将熟睡的苏菲姑姑连床“偷”到家里,但他们又难以忍受苏菲姑姑的管教,于是又趁夜里将她送回了家。这一“偷”一“送”,使真是的艺术空间幻化出神奇的游戏色彩,孩子们不禁为之陶醉。⑤ 儿童天生就是游戏的儿童,游戏是儿童认识和探索世界的基本方式。童话不自觉的满足了儿童游♒戏的天性。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地融入童话世界,强烈地体验着童话所带来的没有约束的自由、自主的力量和游戏感,这是一种由童话中滑稽的人物带领进行的或在荒诞情节中体验到的想象性游戏。
2 利用童话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在聆听中走进童话
在聆听之前,教师首先要选择符合儿童趣味、受儿童喜爱的童话作品。然后在安静的环境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童话或倾听童话录音,将儿童引入奇妙的童话世界中。儿童在聆听童话的过程中,感知童话所描绘的那个奇特、梦幻、诗意又有趣味的童话王国,从而获得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而且在此过程中,儿童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童话世界,或把自己当作童话中的某个人物,体验着荒诞离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如在阅读《皇帝的新装》故事中,儿童被故事中两个骗子裁缝对着空气织布却假装忙得不可开交,仿佛真的是在织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样式新颖,用料考究,无比完美的衣服,大臣们对“新衣服”的决口称赞,皇帝穿着这件“新衣服”进行游行等一系列荒诞离奇又具有游戏性的情节所吸引,他们会嘲笑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产生一种皇帝都不如自己聪明有智慧的审美愉悦感。会为小女孩勇敢揭露皇帝没有穿衣服,这一大胆的举动而深感自豪,甚至把自己认同为故事中那个勇敢、诚实的小女孩。在倾听《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他们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流泪,对小女孩产生深深的同情,甚至会有一种去帮助小女孩的冲动。总之,他们在聆听中走进童话世界,与童话世界融为一体,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2.2 在行动中表现童话
儿童的思想和交流,遵从生命本身的逻辑,不一定非用脑和口头语言,多数时候是通过肌体动作来流畅而自然地表达。正如马拉古奇所说,用身体去想,用脑袋去做,学习和游戏不分。⑥儿童在聆听中,理解了童话的内容,获得奇妙的审美体验后,会迫不及待地用行动展现出来。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表演、戏剧、绘画等形式,让其在行动中,深刻地体会并表现童话的幻想美、诗意美和游戏美,不仅有利于儿童审美想象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发展其审美表现力。例如童话故事《拔萝卜》 ,教师可以组织儿童玩拔萝卜的游戏,体验拔萝卜的愉悦。也可以让儿童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拔萝卜时的热闹场面,深切体会嘿哟,嘿哟,拔呀✘拔,拔呀拔……终于拔出来的乐趣,随着故事活泼愉快展开,“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也就融在孩子的心理了。在表演的过程中,儿童会自主地用丰富且夸张的表情、滑稽的动作和肢体语言等形式,来表现拔萝卜的过程,使其审美表现力得到发展。
除了利用表演游戏的方式外,还可以利用绘画的艺术形式,再现拔萝卜的过程。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加上自己独特的感受,描绘出热闹非凡、惟妙惟肖的场面,把内心的审美体验外化。再如儿童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 ,其中猪和狼鲜明的人物特点和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狼想要吃掉三只小猪单纯、生动又富有变化的故事情节,构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还有其富有动作化的语言,使得该故事非常适合戏剧表演。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戏剧表演,在行动中深刻体会和感知角色的特点,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表现力不断得到发展。
2.3 在创造中丰富童话
儿童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他们不拘于统一的结果或结论。他们天生爱幻想,天生爱创造,追求与众不同。在听完故事的基础上,他们会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完全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让故事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因此,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想象,大胆创作,敢于突破常规,再造奇妙的童话。例如儿童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青蛙王子》,它的结局是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以让幼儿进行续编。在续编之前,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比如,有一天,巫婆把王子有变成了青蛙,公主要怎么办才能救回王子。或者让儿童描绘他们的生活。《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就是狼为自己的清白进行的自述。还有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都可以进行这种改编与创作,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儿童在自己想象的童话世界里自由地遨游,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在这种创编过程中,不仅发展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更有利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除了续编,教师还可以引导儿童根据听到的童话故事,对情节进行改写,创造出一篇全新的童话,不断地发展其审美创造力。
总之,童话是美妙的,是儿童成长的养料,是引导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文学体裁。童话世界是儿童精神世界的写照。我们要重视童话的审美功能,发挥童话的本真价值,让儿童在童话的滋养下,健康、茁壮、身心协调地发展,并成为一个能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拥有健全人格的完整的人。
注释
① 蒋风.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② 金燕玉.儿童文学初探[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③ 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④ 胡健玲.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C].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⑤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
⑥ 滕守尧.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