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小学生战胜懒惰心理
摘 要: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健全,尤其是懒惰的心理还普遍存在。这对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懒惰心理的表现、成因及矫正措施,使他们加以克服和解决,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懒惰心理;表现;成因;矫正
一、懒惰心理的表现
1、心理惰性。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生气、羞怯、嫉妒、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学生一旦存在惰性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逐日增加,如果任其发展,往往会导致不思进取,学业无成。
2、思维惰性。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可第二天又起床迟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课堂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研究认为,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有利于健康,因为人的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都“用进废退”,就像久置不用的机器会锈蚀一样,脑子也会生锈,变得思维迟钝,应激能力差。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多用脑的人智力水平比懒惰者要高50%。
3、行为惰性。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在我校的养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场或教学楼内看到杂物要主动捡起”的要求,而许多同学由于懒惰,即使是弯弯腰这样的动作也懒得去做。学校卫生值日工作,总有个别行为懒惰的同学溜边或干活时拈轻怕重,更有甚者,要父母代替打扫卫生,其懒惰程度可见一斑。
二、懒惰心理的成因
ฅ 1、缺少上进心。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例如:在我校寒假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家”中,要求每位同学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在班级内展出。就有个别同学放松自己的要求,想着班级有这么多幅作品,也不缺我这一幅,应☣付过去就得了,于是懒得精心构思,懒得用心着色,草草完成了事。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是产生懒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2、畏难情绪。有些学生的懒惰来自于畏难情绪,由于要做的事对他来说太难,心理紧张焦虑,于是拖着不去做。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自欺手段,把不做事归结于自己的懒惰而不必承认自己能力不足。这种懒惰表现为拖时间,不到最后期限不做。
3、家庭教育的缺失。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直接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卐”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三、矫正懒惰心理的方法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
1、让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教师在帮助学生纠正懒惰行为的时候,要主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转变一些家长的思想,让工作更顺利的开展。家长要以身作则,凡事能在家里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懒惰的学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促使他变得勤劳的原动力和外部压力。要想改掉懒惰的习惯,也不是通过一两次的思想教育能够解决的,所以要从小事做起,还要加以不断的督促,逐步让孩子体会到好习惯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脸、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远足活动,从而锻炼意志,磨练耐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可以把学习任务划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细分为几个小目标,这样,大的困难得以化小,使学生能时时看到自己克服困难所取得的成就,逐渐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3、制定学习与生活的计划。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该让他们自己制定计划,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说,一个人不是与生俱来的懒惰,主要是没有原则和制度要求,但是对于自己的计划,他们执行起❥来可能更仔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模仿学习疗法。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模型的行为反应而学得。要克服懒惰就要学会勤劳。给懒惰的孩子一个勤劳的伙伴,让他以此为榜样。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与自己的榜样互相竞争,同时家长和老师予以肯定,正面强化孩子的勤奋行为。久而久之,懒惰的孩子也能养成跟自己的榜样一样的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学生的懒惰行为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要鼓励这些同学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战胜懒惰,和谐而又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