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是指一个班级中学习态度差、习惯差、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对于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班级而言,后进生都是普遍存在的群体。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抽象性,使得一些学生学习起来,往往倍感吃力。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自信心不足、缺乏毅力和恒心的学生往往容易选择放弃,最终沦为后进生。长期以来,后进生是影响整个班级同步发展和进步的最大阻力。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应当关注和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班级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积极转化后进生,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1.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
1.1 学生自身因素。都说: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对于农村☪小学数学的后进生而言,后进生的存在,与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后进生产生的关键因素。首先,惰性心理。抛开智力方面的因素,很多后进生都存在惰性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不思考、贪玩、自控能力差、遇到困难和问题容易退缩。等等,都是很多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差。态度和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取得进步的保障。对于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而言,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良好的学ษ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加上数学本身属于一门逻辑性和严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了厌学情绪,最终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1.2 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后进生的产生,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留守儿童缺乏监管。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普遍存在的群体,且是大量存在的群体。对于很多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辈对他们的监管基本上属于隔代监护,而这种隔代监护的☯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是较多的,由于老一辈的教育理念落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孩子监管不力,最终使得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导致后进生的产生;其次,农村父母缺乏教育的意识。
1.3 学校因素。学校是教育孩子的重要阵地。首先,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差、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和水平有待提升等因素是导致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关注优等生,忽视或鄙视后进生,使得很多后进生自尊心备受打击,最终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后进生。
2.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2.1 积极鼓励,树立学习信心,转化后进生。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多后进生存在学习自信心不足的现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应当实行积极的鼓励很肯定对策,对于学生的优点,应当予以及时的肯定;而对于学生的不足,则应当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从根本上讲,这种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比较关键的。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信心,动力自然产生,而动力是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和拼搏的关键力量。这样,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机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2.2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当注重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首先,改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转化和改变后进生。
2.3 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发挥家长的育人功能。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想实现积极的转化对策,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家长的育人功能。而"家校"联动机制的构建,是积极转化后进生的关键一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长期稳定的沟通,如当前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也开始使用智能手机,ฬ因此,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与家长的"沟通群",随时随地和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并时不时给家长传授一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转变农村家长的教育思想,发挥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积极功能,为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转化对策,积极转化后进生,促进班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