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构想
【关键词】 CO2排放量 能源消费 可持续交通系统
【摘要】 本文分别从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费两个方面,就全球和中国,现在和未来两个空间和时间维度分析,指出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的努力,重点研究交通领域的改革方向——构建可持续的交通系统,这是解决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交通量激增的结合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节能减排,寻找可再生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同时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置于一个产业系统。实现这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将是人类未来生产生活的必然趋势。
当交通量较小时,这种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十分合理。然而,在交通流量接近临界水平时,作为公共物品的公路网就无法承受如此大的交通量,任何小的干扰都会导致公路交通拥堵等现象。如果说公共交通和公路网在影响程度上仅限于当地社会系统,那么大气污染就不是“地方公共物品”,而是“全球公共物品”,它会由于世界各地人们追逐自身的利益而受影响。如果被滥用,就会危害全人类的利益。
现如今,气候变化正将许多地球系统推向临界阈值,这将打破地区和全球的环境平衡,从多方面威胁其稳定性。更令人担心的是,我们可能已经跨越了当前文明时间范围内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而交通运输部门为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增长的互补性提供了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也将CO2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共同置于一个产业系统。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等问题和能源危机,交通运输业必须进行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全球视角下的CO2排放量预测及相应努力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温室气体导致升温的局面可能失去控制。但是最严重的气候变化还是可以避免的,例如我们将碳氢水合物能源系统转换为可再生能源系统;启动合理和资金充足的解决项目阻止灾害的发生和大规模迁移。方法还是有的,但是我们必须立即付诸实践。 全球累积增加投资中增幅最大的是交通运输行业,47500亿美元额外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更多的节能车辆,包括插入式混合电动车。生物燃料方面的增加投资也有助于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有这些投资将带来16.7亿吨(Gt)CO2减排量。
由于实践传统和设计传统两大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领域对于液体碳氢燃料的依赖程度非比寻常。2006 年,在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据了全球总量的23%(IEA 2006)。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9.3亿吨,相对于2007年增加41%,其中大部分的排放¡增长来自公路运输,占3/4份额。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对个人移动性需求增加的结果。
二、我国CO2排放与能源消费趋势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加上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目前是CO2强度处于世界高位的排放国之一,大概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最近几十年CO2排放量增长很快,现在已超过了人均计算的全球平均水平。2000年至2007年,中国的总排放量的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增加一倍,在2007年增至6.1亿吨。中国的排放量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将在⌛2020年增长到9.6亿吨,2030年达到11.6吨,增长超过90%。
图2 主要行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发展速度(以1990年为基期) 图3 2007年和2030年全球PLDV销售量份额预测
2、相关气候、能源和产业政策
三、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构想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受制于日益高涨的石油价格和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的威胁,早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全面实现可再生能源化,从国家的能源安全出发,温家宝总理指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1、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定义
我们要构建的是可持续交通系统,是解决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交通量激增三大问题的结合点。所谓“可持续”定义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450×10-6,而所谓“系统”是一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联系起来的整体。交通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显著的时空不连续性。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例如驾驶汽车和消耗电力)与其导致的后果(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很大的时滞。
2、可持续交通系统构想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构想的一个目标是要拓宽未来可持续交通的视野,如基础设施和多建筑物地区,包括居民生活方式中发生的全部交通。通过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源效率和理性地将IT服务、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降低能源消费的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增加功能性交往而减少乘车往返式的往来,以减少交通能源需求量。
(1)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2)无需减少可达性,而需改变空间结构和体制结构
过去,可达性的含义包括有形的流动性和抵达各种活动服务地点的便利性。然而这种定义忽略了获取服务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无形途径,因此首先改变现有观念,把地理的可达性和功能的可达性区别开来。如果由于IT技术和多核心城市规划将替代大部分目前交通需求中乘车上班、服务和购物等结构性被动出行和货物运输。可持续交通系统将会在人均出行量保持小幅增长或保持目前水平下,促使功能上的可达性比现在高得多。这表明,一方面可持续交通系统无需减少可达性,另一方面,要实现这样一种发展必须在空间结构和体制结构两方面都要有实质性改变。
3、可持续交通系统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近期执行的政策措施中,最优先提出的是公共交通。如果公共交通搭载乘客越多,就越有可能提高发车频率,频率提高有可能吸引新的乘客等。一些环境以外的、但对环境保护有帮助的措施,可能比较容易在早期阶段得以实现。比如,可节省家务劳动的送食物上门和远程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