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探索
"
论文关键词:语文 理解性阅读教学 探索
论文摘 要:อ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是以理解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理解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是长期以来对灌输式教育和独白式教学模式的颠覆,是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革。从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
阅读教学的最终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体精神的发挥,传统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桶,其严重的后果是压抑和束缚了孩子们的天然的感觉、想象,荒芜了孩子们纯真的情感。理解性阅读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它以理解为核心,重在引导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个性的发展和生命意义的表达。
一、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他们要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对教师及教科书的依ญ赖。一方面,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 的意见,先要审视,有时甚至持过分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看法,表现在阅读上是对文学艺术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对文本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理解上有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看法,而且急于发表,此时,如果教师加以适时恰当地引导,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探索
1.诵读:理解的情绪感染
诵读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活动,是文本语言文字由唇齿浸入思想、心灵的过程,诵读要做到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以学生的激情激活文本的语言。教师在诵读教学中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诵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指导诵读方法,拓展思维感悟的空间。创设情境,激发诵读欲望,可采用如下方法:
(1)多媒体渲染
多媒体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它声画结合,可以逼真地模拟或再现文本中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读《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仿佛置身在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就会随着擂鼓者的那股冲劲和节奏激烈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就闻于耳而会于心了,学生在这种震撼中诵读文本就会以激情感染激情。
(2)音乐介入
多媒体的画面有时用多了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不妨单纯地让音乐介入。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取了音乐的技巧,时而柔和,时而铿锵,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让音乐帮助诠释文本,在音乐的氛围中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就会对文章的格调风采、层次脉络、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加以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如我在教学《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一课时,首先播放了中央乐团合唱团田浩江演唱的《黄河颂》,那浑厚的男高音、雄壮的乐曲旋律把同学们带入了一种精神为之振奋的境地,纷纷对着歌词大声地跟唱,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学心。这首歌带领学生感受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对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使学生进入了课文情境。这一课结束后,我又完整地播放了《黄河大合唱》,让同学们酣畅淋漓地感受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尤其是《保卫黄河》一曲,那铿锵激昂的节奏,如急促的鼓点,敲打在同学们的心灵之上,强烈地激发了同学们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音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挖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构建了积极健康的心理结构。
2.体验:理解的必经途径
理解性阅读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把对文本的阅读权力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自主体验和理解,自主建构,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现场观察
体验总是和主体的自身经历相联系的,阅读的意义也只有通过读者的体验才能得以展现。苏霍姆林斯基把大自然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的语文和思想的源头”,他带领孩子们走进“蓝天下的学校”,他说:“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智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他把大自然看成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它是丰富多彩现象和无限美的儿童智慧的源泉。他提到要获得广阔的知识,就要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人原本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所以应当把他同大自然的血肉联系都利用来让他吸收精神文明财富”。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上升,但形象思维不是完全退出了舞台,特别是初一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其思维中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形象性较强的文章,与其闷在教室里静思默想,不如领他们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心理学的一种实验方法,把它放在阅读中,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当演员,扮演某个角色,进行表演,变学习者为当事者,来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超越时空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初中生天性活泼好动,富有表现欲望,只要给他们参与的机会,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戏剧性较强的课文可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角色扮演积极参与。
3.感悟:理解的哲思所在
理解性阅读教学注重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去接近文本,ว在体验中品味,在感悟中把握文本意义,构建文本世界,陶冶心灵,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从而提高其生命的质量和价值。
下面是蒲松龄《狼》一文中的一个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从屠夫对付狼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屠夫。
生:老师,我并不觉得屠夫机智勇敢!
师:何以见得?
生:其一,屠夫很笨,他先“投以骨”让“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何不同时投两骨,让两狼同时得骨止,然后借机逃走,这样就会避免后面的麻烦和危险;其二,文中“乃悟前狼假寐”意思是说,才明白前一只狼是假装睡觉,一个‘才’字,说明屠夫反应迟钝,事后才明白过来,这就不能说明他聪明机智;其三,至于他能够知道“奔倚其下”,跑着躲靠在麦秸垛下,这是一般人的本能。
从这一点上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机智!
师:说得有道理,这一点我以前还真没想到,既然屠夫的形象变化了,那么狼的形象呢?
生:老师,据我所知,狼是很聪明而且很有个性的动物,它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所以狼的攻击一般很少失误。
师:那么文中的狼怎么失误了呢?
生:那只能怪人的狡诈了!
师:为什么说是狡诈呢?
生:因为我看过《聊斋志异》中☯的另外两篇写狼的故事。其中一则写两个孩子利用狼的母性让母狼奔跑劳累至死,另外一则最后批判了人的残忍性。
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要么“赞扬了什么”,要么“抨击了什么”,把人物简单地归为某个类型,内容概括为某种模式。如《我的叔叔于勒》概括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毫不涉及那些小人物生活的辛酸;《故乡》中的杨二嫂被概括成“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冷酷”的人而给以无情的抨击,没有看到她也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受害者也应加以同情。这些概念化空泛的理论说教,掩盖了作品中撼人心魄的美,使学生的阅读陷于迷雾之中。感悟式阅读就要去除蒙蔽在作品上的理论说教,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还原作品的真面目。
以上几个环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彼此交融的,它表现的只是一个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师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相互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理解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开阔了自己的精神视野,生成了新的意义。因此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为“理解”而存在的教学,“理解”既是它的手段,更是它的目的。
参考文献: [2]朱立元.理解与对话[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