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那些标语
关于标语,每个年代的中国人对此都有独特的记忆。
从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到新世纪的太平盛世,那些曾经浓缩时代特色的标语,其内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如今,标语也在与时俱进,相比于20世纪的狂热,它更趋理性和务实。
兵马未动 标语先行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革命味道十足的标语,已经留存在那个年代所有人的记忆中。
自2011年6月9日试开馆以来,湖南省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每天都有上千人前来参观。近两年每逢7月1日,这个博物馆就会迎来游客游览的高峰。作为中宣部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的红军标语专业博物馆,见证了20世纪初炎陵民众的红色情怀。
炎陵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井冈山西侧,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活动的主要根据地之一。炎陵县博物馆馆长钟定军介绍,当地的红军标语有3个鲜明特点:历史地位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第一批标语,不少标语内容是毛泽东等人亲自拟定的;内容丰富,凡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各项革命斗争,都有标语;红军标语上署名的部队番号多,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所有部队都有标语,现留存的部队番号共计66个。
据湖南省文物部门普查统计,炎陵县至今保留内容完整、字迹清晰的红军标语有151处(组)339条、4617字,漫画、组画8幅,对联3副、留言两篇,红军识字班墙报成绩公布栏两个,以及写在纸上的标语3张。
在国内其他地方红军标语不断灭失的情况下,炎陵县已成为全国红军标语保留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署名番号最多的县。据钟定军介绍,1928年10月,朱德率领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来到炎陵县十都镇,组织军民摧毁了国民党县团防局并开仓放粮。但他没想到,当地贫苦的百姓竟没有一个人前来领取粮食。后来他得知,是老百姓心里有疑虑。
于是,朱德率领部队在十都镇上广写标语,并亲自指挥士兵在粮仓大门上方的墙上写了一幅大标语:“铲除抢劫秋收、不顾民众冻饿的匪党。”随后,又在大门外的廊墙上写满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等标语。通过广泛发动和标语宣传,当地百姓才壮着胆子前来分了粮食。
在革命活动的早期,那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未掌握广播电台等现代传播工具,也缺乏足够的经费来进行印刷报刊、图书出版等高成本宣传,只能因地制宜,凭借毛笔、墨水、石灰、铁錾等原始简陋的工具进行宣传活动,“无论墙壁、板桥、堂屋、房间、茅厕、树木、石壁、只要可以写的地方都要写好”。
当时,中共“遍地开花”的标语,既节约了宣传费用,又提高了传播灵活性,使宣传效益趋于最大化。在20世纪那段漫长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标语已然成为中国大地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等革命味道十足的标语,已经留存在那个年代所有人的记忆之中。在当时,标语已经成为革命文化的符号。
“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关于标语的作用,《毛泽东选集》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
阶级斗争 标语狂热
★“要节约闹革命”“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等类似标语是“文革”时期的主要内容。
随着一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呐喊,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持续火热一年之后,即被“抗美援朝,保家l国”所替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方面,从“必须严格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反右”“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一直到“造反有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文革”标语,反映出那时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阶级斗争”的困境中。经济方面,“超英赶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公社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标语折射出彼时狂热的渴望发展经济的国家心态。
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小纨童”对那个特殊岁月的标语记忆深刻,“到处可见林林总总的标语,已经麻木了,在那样的历史时期,老百姓几乎不去思考标语的内容。”“小纨童”现在回忆起来,仍能感觉到标语和时代的印记密不可分。
如今一说到标语,“小纨童”就忍不住想起家庭变故。“我家从我曾祖父起,便在铁路务工,父亲是共产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应当说是根正苗红。1956年,我父亲在陕西省委党校学习讨论时⌛,举实例指出农村初级社迅速转为高级社,与农民觉悟程度相悖,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父亲从铁路职工工作实际出发,对全民打麻雀提出异议,即遭批判,继而在‘反右’中被划为右派。此后,不仅父亲蒙垢,母亲和尚年幼的我们兄妹都遭到了不公的待遇。在接踵而至的三年困难时期里,我们饱尝了天灾人祸的煎熬,但母亲对父亲不离不弃,我们兄妹也绝不把父亲当‘阶级敌人’,给了父亲生活的勇气。”
直至1962年,“小纨童”的父亲才得以甄别复议,恢复党籍和行政级别。他的家里,才又充满了阳光。但实际上,这并没有抹去强加在他父亲身上的烙印,其父在仕途上开始了20多年的原地踏步。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小纨童”的父亲更是屡遭磨难。那段历史,不堪回首。
事实证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此后的十年“文革”,各种恐怖标语满天飞,更是一段疯狂的岁月,痛定思痛,无以言说。
1967年出生于山西大同市的林小玲给笔者展示她的周岁照片,在照片的右侧有这样一条标语:“你们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看着是不是挺搞笑的?一张周岁照上,都要印着这样的标语,这在我们同龄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林小玲说,“我们的孩提时代,总能看到墙上贴着各种颜色纸张的标语,有些地方将整条街、整面墙壁都用红油漆涂上,书写语录和大标语,到处呈现一片‘红海洋’。” 福建省德化县雷峰镇长基村一处民居,整座房子正面门窗周围都用红底油漆金黄字写满“文革”时流行的标语口号。据房主人介绍,标语写于1967年,虽历经40多年风雨,但字迹清晰。左边厅的窗户,横眉上行是“共产党万岁”,下行是“一心为革命”;左一:坚决捍卫毛泽东思想;左二:为有牺牲多壮志;右一: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右二:敢教日月换新天。
德化县居民张庚荣对☏这笔迹颇熟悉,“‘文革’时期标语空前繁荣,其品种之多、形体之大、更新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乡村识字的人少,这活儿只能叫师傅干。那时运动又多,常常一波未了,一波又起,师傅便时常有活儿干。师傅读私塾出身,毛笔字有功底。师傅写标语,其实是重温书法旧梦。运动一个接一个,师傅的毛笔字儿换了一茬又一茬。村里的墙皮上布满了他的作品,村民们并不管他写了什么,只是眼红他写写画画也能挣工分。师傅这时就有些孤芳自赏的得意。”
“要节约闹革命”“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类似标语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成为彼时最流行的标语,“文革”结束。
改革开放 标语创新
北京大学学生所在的方队走到天安门前时,意外打出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标语。这一瞬间被《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抓拍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拷贝。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振兴中华”等一批“去阶级”“去革命化”的标语盛行,标志着中国社会走过严寒,进入早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1974年高中毕业即来到福建省泉州城东后棣下乡插队的颜醒华看到了希望。如今已是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的颜醒华说:“1977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内心振奋,由于围海造田任务重,没时间也没条件读书,为了参加高考,我只能请3天假,而且连考带复习。没有电,只能在煤油灯下看书。海风时常把灯给吹熄了,不得不重新点上。一晚下来,鼻子都是黑的。”
高考结束,颜醒华超假一天,大队为此扣了他的工分以示惩罚,这让颜醒华对大队杨书记很有成见,“我平时很少请假,偶尔请一次假还被扣工分,难免有些怨恨。”高考成绩出来,颜醒华超过分数线68分,最终被福建师大录取。
报到那天凌晨5时,曾让颜醒华耿耿于怀的杨书记赶了很长的路,来到火车站送别。“那一瞬间,对杨书记的所有怨恨都消失了。”
始于1978年《理论动态》,因次日《光明日报》的同题特约评论员文章而名犹煜碌摹笆导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提出,成为此后解放思想运动的发端和依据,随之,该条标语长时间出现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改革大幕,也由此徐徐拉开。
广东省深圳市老市民最熟悉的标语莫过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最早,是由时任深圳市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袁庚在1980年提出,他被人称为深圳的第一代拓荒者。
作为老资格的军人和革命家,袁庚在“文革”后即被当时的交通部派往香港工作。他在香港耳闻目睹,感受到中国内地在“大锅饭”体制下,人民不珍惜时间、不讲效率、不讲成本的问题太过严重。
1980年一个冬日的下午,袁庚从香港坐船回到深圳蛇口,直奔工业区建设指挥部开会。在会议室,他递给开发区干部邹付明一张纸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安全就是法律。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会后,大家一致敲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用红漆写在三合板上。
而这句标语口号真正叫响、流行却是在1984年之后。此前,人们对这个标语议论纷纷,袁庚在与谷牧副总理谈到这个标语时说:“我是准备戴帽子的,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蛇口,袁庚向邓小平提到这个敏感的话题,邓小平随之作出肯定的答复。1984年,国庆35周年,首都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游行,其中,蛇口工业区的彩车上就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从此,这条标语享誉全国。
同一天,当北京大学学生所在的方队走到天安门前时,意外打出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标语。这一瞬间被《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抓拍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拷贝。
1984年9月30日晚上,北大28号楼203宿舍,生物系6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不甘心仅仅制作些安排好的“花束、彩旗”。他们用抹布卷成的小棒、墨汁、床单、撑蚊帐用的竹竿这些简单的材料,将“小平您好”这个简单而意义重大的标语偷偷带到集合现场,成就了历史性瞬间。
网友“凡夫俗子”22岁来到深圳,从最艰苦的服务业做起,一度因找不到归属感而萌生回乡之意,最终能坚持下去,要归功于一条标语。1993年6月,“已经彻底准备和这个城市告别,乘坐公交车去火车站购买返 Ü乡车票的路上,看到了一句让我下决心留在深圳奋斗下去的标语――‘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凡夫俗子”说,就是这句话,让他坚持在深圳工作生活,直至安家落户。
从此之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想富,先修路”“理解万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标语,风靡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大地。
1998年洪灾时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2001年北京申奥年“开放的中国盼奥运”;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预防非典人人有责”;2004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2008年这个悲喜两重天的年份,我们看到最多的标语是“喜迎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汶川挺住”……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成为当下的核心标语。
标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符号、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