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式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用讲授向学生传递知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引入“支架式”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最后解决问题。具体教学时,我们要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考虑其认知水平和潜在能力,借助支架和情境设计引导其独立探索,遇到困难时开展合作学习,在不断的深入中培养思考能力,促进问题解决,实现自我发展。
1. 搭建支架,创设情境,做好课堂准备
支架式教学围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开展,在课堂一开始借助支架和情境的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一步步的引导下激发其探究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在不断的深入中形成直观感知,为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在讲定语从句时,我就想借助支架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点。首先,我利用例句向学生清楚地讲解从句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让其有个初步认知。接着,我直观讲述从句主要构成部分的用法。然后,我引出典型代词“who”、“whom”、“that”、“whose”、“which”的用法和特征。最卐后回归教材和学生一起探究,在实践中具体分析。这样的设计能给学生的难点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其建立信心不断深入。搭建支架后就要设计情境,我们为学生造了一扇“门”,自然要帮其打开 ツ。紧接着上一案例来讲,学生得知“who”、“whom”、“that”三者的先行词是人的名词或代词,为了引导学生加深学习,我就围绕教材借助例句利用问题设计情境,促进学生探究,像“Is he the man who wants to see you?”就涉及“who”用法,我就抓住这一点强化知识点,在促进问题解决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此外,我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像辩论、竞赛、对话等。
由此可见,在教学前做好铺垫很有必要,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其融入,还能简化知识点,促进其吸收,帮助其建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2. 鼓励自学,开展合作,激发学生思维
做完导入工作后,就要迎来“重头戏”,给学生建立目♒标,让其知道自己在这堂课上要掌握什么,是否能完成,如果不能独立完成该怎么办?作为课堂的主导,我们要充当引导和指导的角色,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促进其提升。
比如,在讲How much is / are ...?的句型时,我就一改以往长驱直入的讲授模式,没有直接告诉学生how much后面的系动词用is还是are取决于后面主语的单复数,而是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在不断的实战总结中得出这一规定。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记忆,还让其养成勤思动脑的习惯。自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时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需要合作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比如,在讨论Here you are的意思时,学生独自思考大多理解得很片面不能全面归纳,我就让其围绕这一词组开展合作学习,相互讨论。有的学生说是用于购物或借东西,有的学生说用于给对方物品,还有的学生说用于帮人寻物。这样一归纳,词组的理解就很到位,学生积累的时候就不会有缺漏。
由此可见,支架式教学不仅需要独立探究,也离不开合作学习,两者结合,在学生掌握基础后促进课堂延伸,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促进其知识深化,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3. 效果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提升
科学评价和及时反馈是开展支架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初中英语的基础性,一方面是对其学情的有效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点的再回顾,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构建,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适当地选择知识点进行精讲,尤其是语法方面,确保学生掌握。比如,在讲what和which 的用法时,考虑到学生对其用法不是很清楚,我就在其合作探究后进一步指导,帮助其归纳。为了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在于所指范围,我利用例句补☼充说明。比如,what是泛指的用法,像What flower do you like best? which是特指的用法,像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cat, dog or rabbit?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知识点上没有模糊。之后,我们就要检测,看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决定要不要再细化。通常,我会采取做题的方式,让学生趁热打铁,加深记忆。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像定语从句我就会让学生翻译,考查其对先行词的判断。最后,评价环节必不可少,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其克服为难情绪,建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
由此可见,指导、检测、评价是支架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