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时间:2025-01-13 07:14:1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更多精品源自3edu试题

摘要 :文章结合美声唱法、中国的传⚥统唱法以及通俗唱法,分析了嗓音运用的多样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民族唱法的用嗓也应同时运用两种混声机能,从而更好地开发高声区的观点。

关键词 :民族唱法 用嗓 真声 假声 混声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原有的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ฉ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了两种新的演唱组别,其中一组是“原生态”演唱法。对“原生态”唱法的提法以前是没有过的。当然,也有把各民族传统的、民间的唱法称为传统唱法的。笔者认为,“原生态”即这种意义上的传统唱法。据了解,“原生态”唱法主要指的是:用不受专业院校训练限制的民族原始声音、用民族语言或者地方方言、用传统的表演形式和伴奏形式来展示各民族自己的风采的唱法。记得当时有一位嘉宾现场点评说:“原生态唱法才应该算是中国真正的民族唱法,而大家通常所说的民族唱法,应该说成中国唱法更合适。”虽然这仅是一家之言,笔者倒颇为赞同。

一 、唱法的界限

在高校声乐教学体制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众所周知,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从声音来说,真声假声都用,讲究的是混合声区,混合共鸣,声音真假混合,共鸣同时出现,声音都是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真假声和共鸣的。那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否有些共同之处,它们之间的界限究竟是什么?ϟ专家们已作过很多见仁见智的探讨。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区别:唱法训练和共鸣的不同。

首先,是唱法的训练。如果全面地考虑世界歌唱艺术,我们所说的唱法上的区别,是指唱法本身嗓子的力量以及真假声的比例是什么状态,要混合到什么程度,是以真声为主还是以假声为主。其次,是共鸣的不同。美声唱法是全共鸣,即全身作为共鸣体,而有的唱法只用部分共鸣。有的唱法共鸣用得比较明亮,有的共鸣相对来说用得稍暗一些,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高,有的不需要唱到那么低。共鸣腔体的运用,用上部、用中部、用下部都不尽相同,这是区别唱法的几个方面。

世界上各种唱法繁多,归根结底也不外乎嗓音的运用和共鸣的组合方法的不同这两个方面。就拿我国的传统唱法来说,其嗓音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运用纯真声歌唱的传统民歌、山歌唱法,京剧中的花脸唱法,女声演唱的大鼓、藏族民歌等;运用纯假声的,如京剧中的青衣、小生唱法等;还有以真声或以假声为主的唱法,嗓音使用都不完全一样。既然传统唱法客观存在着多样性,那么民族唱法中就女声的用嗓方法也不尽相同。民族唱法应该如何使用嗓音才既具有科学性,又能用得自然而可行,从客观存在的现象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各地演唱风格不同,演唱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但在嗓音的使用方面应该努力使用以真假声相结合的用嗓方法。近些年来,很多声乐教育工作者潜心钻研,敢于打破壁垒,探索多种唱法并存而且相互借鉴、彼此融合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为高校的声乐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而且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成效。

二、真假声结合的必要性

根据发声生理学的知识可了解到,人的声带有真声带和假声带之分,但假声带是不发声的。所以无论是真声还是假声,都是由真声带振动发出的,只不过振动的形态不同而已。真声主要指以喉部环甲肌组为主导,做有机的收缩运动,使声带作整体振动,声门完全闭合,发出的声音明亮、厚实、丰满、有力,共鸣泛音具有一定的胸腔共鸣的效果。属于真声类的同义词有“大嗓子”“大本腔”“胸声”等。

国外把喉部发真声的机能称为“重机能”。完全的真声,声音就只有刚强有力的部分,缺少圆润的色彩,而且受音高的限制,唱高音存在一定的困难,灵活性较差。假声则是以部披裂肌组为主导,做有机的收缩运动,使声带作局部振动,声门闭合呈棱形合缝状,边缘变薄而且锐利,发出的声音高远轻巧、柔和、圆润而且优美,头腔共鸣泛音比较多,灵活性较强。假声还有“小嗓”“头声”之说。国外把喉部发假声的机能称为“轻机能”。由于假声更多的是声音位置的体现,所以力度感和刚强的色彩比较缺乏,而且低音略显得虚、暗一些。

不光是美声唱法用真假声结合的混合声来演唱,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通俗唱法在真假声结合的方面也达到了很大的高度。自上世纪中期以后,通俗唱法在美国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典范。它已经和中国的戏曲唱法一样,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唱法模式,特别反映在高音区上,“路子”很统一,真声——混声——假声融会贯通,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成名的歌手中,不论男女,没有高音的很少。同样,在中国内地或港台地区,用℉真声多假声少的声音来演唱的女通俗歌手不乏其人。再说民族唱法,上世纪80年代前后起至今,女声以李谷

一、彭丽媛为代表,她们的演唱用嗓都是同时具有两种混声机能的。如此看来,演唱者单纯采用真声或者假声,有时是满足不了作品二度创造的需要的,因为单纯采用哪一种声音来演唱,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两种声音的混合,即混合声,既有真声的特点又有假声的功能。只有这样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才能满足歌唱的各种需要。

三、真假声结合的优点

混声被一致认为是声乐训练中所追求的声音,它的优越性远远超过了只用真声或者只用假声。

首先,它避免了真声和假声发声法的弊端,综合了两种发声方法的优势,可以把低音的色彩带到高音,同时把高音的色彩带到低音,使得声音听起来既有真声的明亮、结实,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它高远轻巧并且有一定的力度,既不像完全真声那样笨重,又不像纯假声那么虚沓、暗淡。应该说是一种理想的声音。

其次,混声中的轻机能、重机能,即假声机能和真声机能的高度协调,使发出的声音安放部位高,能获得更多的高位共鸣,而且离声带振动地点远,因而能使声音的发声效率高、能更持久地演唱。

再次,混声能使演唱者大大扩展音域。就一般人来说,真声区的音不会太高,到了中声区与高声区相邻近的某一两个左右的音上,尤其对初学者来说,通常都会碰到这种情况:当声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时,发起声来嗓子就感觉不听使唤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感到发声吃力,有的感到声音不大稳定,常常会因为控制不当而出现“破音”;有的学习者根本就唱不上去。这时候如果不学会如何去“换声”——真假声结合来发声,仍然采用演唱自然声区的发声方法,各器官之间的机能并不符合演唱高声区应该具有的发声状态,那样的话,不仅高声区无从开发,可能嗓子还会出问题。因此,只有找准了“换声点”,或者说换声音区,提前换声,才能将嗓音安放到正确的发声部位上去,使其获得每个音高上的声音应该具有的音质和音色,使整个音域内的所有声音在演唱时都能通顺流畅、转换自如。这样,既能使中低音声区的发音轻松流畅,又能使高音声区的发音灵活自如,使音色富于变化,而且声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声音不再受到高音上不去的局限性,演唱者的音域拓宽了,“路子”也就宽了,自然能适应多种风格和多种类型作品的演唱。

四、如何调节混声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真声和假声混不到一起,或者混得比例不合适的情况。有的只会真声不会假声;有的只会假声却发不好真声;有的虽然会同时用真声和假声,但二者的比例始终用得不当,发出的声音很空洞、很虚。在调节混合声的比例时,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真混。以真声为主,在音域内的每个音上糅进不同比例的假声,即真声多假声少的混声。这种混声真声色彩很浓,但又不乏假声的位置和感觉。听起来比较刚亮、结实,有穿透力、演唱质朴,语音也显得亲切自然。我国的民族歌唱大多数采用的是这种发声方法,如比较早期的《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作品,都属于这种真混的发声方法。老百姓就喜欢这种真声或者真混的声音。这里所说的真声是指打开喉咙、声音位置较高、有深呼吸的有力支持,又具有一定胸腔共鸣泛音的歌唱的真声,而不是指那种音质疏散、浮泛、没有焦点、干涩,提起喉头喊叫般的白声。

二是假混。以假声为主,在音域内的每个音上糅入不同比例的真声,即假声多真声少的混声。这种混声假声比例稍多一些,但一定是糅有真声、跟真声混合的,听起来更圆润、通畅。但低音区很容易虚、暗,缺乏色彩。因此,在低音区一定要更坚持放低喉头和呼吸支点,同时保持声带闭合好阻气。这种发声方法的演唱风格隽永秀丽,适合演唱艺术歌曲。

三是真假声对半混,即真声假声各一半。这种混声听起来柔和、圆润而且亮度适中。它圆里透亮、能高能低、比较灵活,即所谓刚中有柔、柔里透刚,既有真声的色彩,又有假声的圆润,声区和音色都统一,没有明显区别,音色特别好听,咬中国字比较容易咬清楚。用这种混声演唱的歌唱者,嗓音的可塑性比较强,既能演唱现代歌曲、欧洲的歌剧咏叹调,又可以演唱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色的歌曲,甚至一些戏曲选段。

假声有别于真声的一点是,假声存在几种类型,大致分为:传统型假声、借鉴型假声和混声型假声。传统型假声,相对美声唱法的假声来说,声音比较尖,不够丰满,同时缺少“竖立”的感觉。因为发声时喉头所处位置偏高,喉咙打开比较小,从传统唱法旦角的假声演唱中继承而来。借鉴型假声从美声唱法的抒情和花腔女高音中借鉴获得。这种假声较空、暗而且靠后,如果借鉴不合适,容易出现低、中、高各声区的音色不统一。混合型假声,借助于咽壁的力量,使真声获得较高的声音位置,有假声混入真声的感觉。这种声音结实、穿透力强,既像真声又像假声,有些接近于对半混的混声。

实践证明,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通俗唱法,抛开它们的美学效果,从生理上来进行分析,这三种唱法在声带的要求上是相同的,都要求它具有两种混声机能,否则就没有高音。唱法是一种模式,方法是为实现模式使用的手段。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一样,在声音训练的问题上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作调整,以便挖掘出学生的优点,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当然,不管每个人的基础和条件多么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必须经过严格而又科学的训练,才能使嗓音运用自如,才能自如地唱出真声、假声、真混、假混和对半混等多种类型的声音。好的歌唱者一定是可以根据所唱的作品来选择合适的唱法的。任何唱法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同一切事物一样,在演变、发展。对唱法的研究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更多精品源自3edu试题

[2]韩勋国主编.声乐艺术基础,2001年7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沈时松.民族唱法的嗓音运用,原载于中国音乐,1999年第1期.

[4]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1994年12月版,上海音乐出版社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