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12-26 16:13:5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学生不会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学生不会思考,不知如何思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在遇到一个新问题后,往往不知如何去分析,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题的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去探索,必须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学会自我否定,从而达到自我认可。

小学生数学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凡是教过小学数学的老师都知道,学生升入高年级以后,有些学生对解决问题存在很大困难。他们一看到问题后就很脑子疼,加减乘除,❤没一思路,说不出道理,乱写一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得出原因,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的思考不够灵活。如何让学生解决问题,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借思维导图弄懂题意

首先引导学生读题,让他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题意:“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两个问题后,学生说完了,有时还是不理解题意,就让学生画画思维导图,图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符号。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是从连除应用题开始的。我觉得多数学生不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什么♡时用乘法,什么时用除法?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理解呢?例如,“三头奶牛上周产奶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首先我让学生先把这道应用题图形化,引导学生理解问题问的是一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然后启发学生回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顺势总结出解题的方法。

二、以生活化数学弄清题意

三、“授人以渔”教会方法

学生不会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学生不会思考,不知如何思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1.顺向思考法

“一本课外书,我读了35页,还剩2/7没有读,这本课外书一共有多少页?”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本课外书的总页数减去还剩下的页数就等于读完的页数,设这本书为X页,就用X-2/7X=35,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逆向思考法

“王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2/5,王大爷养鸭和鹅共有多少只?”从问题出发,要求鸭和鹅共有少只,就得先知道鸭有多少只,要想求鸭有多少只,就得根据鸭和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第二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鸭的只数,再求出鸭与鹅共有多少只。从题中所给的问题☂出发, 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获取这些条件。

3.旧知迁移法

“一台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7米,宽度是1.5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6周,10分后,压路机压过的面积是多少?”启发学生:这道题与我们之前做过的哪道题有相似之处,学生说出“ 一台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7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6周,压路机10分钟前进多远?”再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地方是我们可以套用和借鉴的,学生说出压路机前进一周的距离就是以1.7米为直径圆的周长,先求出圆的周长,再乘宽1.5米,就是压路机转动一周前进的面积,这个问题从而迎刃而解。

4.一题多解法

“我们班全场得分42分,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解法?学生会根据分数和比的意义用算术方法去解,还可以列方程去解,列方程时可设上半场为X分,也可设下半场为X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四、教会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生在遇到一个新问题后,往往不知如何去分析,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题的方法。我帮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四步法:第一步,要弄清我们要求什么?第二步,已知和未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第三步,写出自己的想法。第四步,回顾与反思。难点在第二步,重点在第四步。郑毓信先生说过,“现在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曾有一段时间,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会去精心补救,上课时学生几乎“完美”,而在练习中,一旦遇见难题,学生就不会分析,以“老师没讲过为由”,也许我培养的就是一部“机器”吧,没有自己的思想。痛定思痛,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去探索,必须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学会自我否定,从而达到自我认可。

五、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针对学生问题的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从点滴地小环节做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题型一定会感兴趣,进而能力得以提高。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