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
摘要:作为苏州市实事工程,开展“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旨在组织未成年人深入体验站开展自主实践,在体验和感悟中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下的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化建设,开辟了学生社会化学习新领域,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彰显了课程价值,亮出了苏州人文教育新名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探索
一、背景
未成年人是苏州发展的未来,也是苏州文化的分享者和文明城市的创造者。为进一步培养苏州的未成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实事工程“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将各类公益文化场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体验站,组织未成年人深入各体验站开展自主实践,在体验和感悟中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开展一年来,大多体验站的体验活动,或停留在参观讲解水平,或由于内容高深而束之高阁,大多数学生走马观花,为求得“护照盖章”而跑馆签到,无深层次的体验收获。学生的体验活动呈现出:重形式,轻实质;重参与,轻体验,未达到整个项目设计的初衷。显然,从现实需要来看,体验站的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学习的诉求、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关照,进行活动化设计、课程化建设,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提高面向未成年人的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理论与技术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生成性、实践性、体验性、综合性的课程,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其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而各类公益文化场馆、体验站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地方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课程资源。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下,对社会实践体验站进行课程化开发,是符合理论与现实需要的。社会实践体验站是资源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是内核灵魂。聘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担任课程导师,协同体验站、联盟学校共同设计课程,用这样一股专业力量来设计课程,包装出新,既能让校外体验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社会化学习,也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课程设计
苏州目前112家体验站,结合体验站特色,分为红色印记、名人先贤、历史文博、艺术品鉴等12个门类,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社会责任、学会学习等核心素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发展。课程内容的设计,遵循综合实践活动经验课程的特质,一方面以课程总目标为纲,根据学生学情,分低、中、高三个学段设计课程;另一方面着力体现各体验站场馆特色。具体活动设计,突出一个中心,即以学生视角、学习任务为中心;五条主线,即活动设计贯穿知识学习、动手操作、探究实践、合作交往、自我发展,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资源整合、有所习得、多元发展。课程设计者,由体验站工作人员及联盟学校老师主要负责,一名课程导师指导把关,最后由各界组成答辩专家小组,进行答辩审议,完善后才形成最后的课程。以苏州博物馆为例,馆内藏品丰富,博物馆课程既有全馆普及性的,也有单主题深入体验的。如青花瓷,作为苏州博物馆的特色馆藏,可精心设计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品鉴青花之美。以《青花瓷文博课程》(7-8年级,活动人数16)为例,其活动目标和主要活动流程如下:1.知识层面培育目标:学习从陶至瓷的演化发展历程以及陶和瓷的区别和联系;了解陶器的起源、不同时卐期的代表器形,青花瓷器的不同装饰图案及其文化内涵等。2.能力层面培育目标:亲身体验泥料拉坯、瓷胎制作、设计并绘制青花图案等青花瓷器制作过程,锻炼动手能力。3.过程和方法层面培育目标:通过展厅观察青花瓷展品、分小组制作青花瓷器的过程中,培养分工与合作精神,提高探究与思考意识,锻炼交流沟通和应变管理能力,理解精美的青花瓷背后复杂的制作工艺,并掌握正确的青花瓷制作步骤。4.价值观层面培育目标:体会文物的魅力、感受历史气息,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兴趣,从小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课程实施
为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体验站的服务水平,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中心成立;为保证体验站课程开发专业性,聘请全社会各界专业人士为专家顾问,聘请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为课程导师;为解决社会实践体验站师资问题,建立社会实践体验站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定期开展有关培训活动;为提供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的信息资讯、咨询交流和数据对接,“成长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云服务平台建立,种种举措都为体验站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鉴于体验站活动课程的活动性质,课程实施采取网上预约制,家长和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号上,了解活动信息,明确活动时间和人数,并进行活动预约、微信签到、手机答题、查询个人社会实践记录等。体验站师资来源,包括体验站工作人员和联盟学校中小学志愿者教师。学生网上报名后,根据时间安排,自行前往体验站参加活动。如苏州博物馆《青花瓷文博课程》,暑期每周1次活动,学生网上报名后,来到苏州博物馆大厅集合,体验活动老师给学生发放任务单,然后带学生在青花瓷展厅参观,之后来到“教育活动室”完成后续任务。
四、课程评价
1.学生活动情况评价评价作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个手段,贯穿活动实施的全过程。每个体验站的课程活动都会结合“任务单”设计相应的评价。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语言激励、打星集章、颁布证书等,贯彻整个活动,集过程性、终结性、表现性评价一体。学生完成任务后,根据活动参与情况,会收到及时反馈。如苏州博物馆《青花瓷文博课程》,评价方式与“任务单”设计于一♋体。每一个任务后,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星自评,教师要根据学生任务单完成情况和参与体验活动情ฑ况,敲章评™价。比如学生在展厅找到各类青花瓷展品,按年代先后排序准确,就能获得“识宝新技能章”;学生积极参与“拉坯”、“画青花”体验并回答问题,能获得“制宝新技能章”等。2.课程开发实施情况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开发,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并不断开发出不同系列的课程,社会实践指导中心会邀请学生参加活动后,及时在网上发布活动评分、活动感受及活动建议。根据反馈建议,体验站工作人员也会与课程导师不定期的沟通,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社会实践指导中心领导小组也会定期对各体验站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正向激励,对达不到要求、影响项目有序推进的单位追究责任。
五、成效
1.开发了学生社会化学习新领域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他主张“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在杜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他主张“社会即学校”,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生活的联系,学校应该带着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向学生打开。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教育更多的是科学世界的教育,而走进社会实践体验馆,可以获得生活世界的教育,相对而言,这种真实情境中的教育更具有奠基性。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以丰富的内容,立体的文化,开辟了学生生活化学习的新领域,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联结,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运用学校内学习的知识、方法,学以致用,迁移运用,成为未成年人快乐学习和成长的摇篮。2.扩大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课程,作为经验课程,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课程价值。但由于无教材、无专职师资、无考核等特殊性,使得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困难重重。此次,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开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导向设计课程,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去探索去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这样的课程获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并体现了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学生,让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享受着真实、朴素、完整的生活化教育。这样的肯定也必将推动更多的学校、教师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有利于课程的长效化实施,彰显出课程的多元化价值。3.亮出了苏州人文化教育新名片2017年,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成为苏州市的实事项目,课程化建设使得社会实践体验站的活动内容更为生动、丰富和立体。2017年暑假,全市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站的活动,更鲜活地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更轻松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使得这一年“苏州学生的暑假不一般”。如苏州博物馆这些公益文化场馆本身也是苏州文化、历史的代言,如今在教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苏州教育闪耀着人文的光环,让苏州人文化教育成为城市新名片。
六、反思
毕竟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化建设第一年,仍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比如,需进一步拓展课程的辐射范围。由于体验站活动课程一次活动能接受的学生人数有限,批次也有限,所以能参加体验课程的学生总人数还不多,今后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拓展课程辐射面,增加批次等。又如,需进一步建立课程的实施保障。体验活动师资的保证,体验活动课程质量的保证,活动场馆的安全保障等,都需要通过建立机制来保障。再如,还需关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体验站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体验,也需要系列化、序列化推进,如何不断地完善课程,长效推进,也需要集智慧共同攻克。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下的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探索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校内校外力量结合,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开启了一个新起点,也拓宽了一种新思路,开发了一种新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