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其培养

时间:2025-01-13 20:26:2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1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所谓音乐感受力就是依靠视觉和听觉对音乐的美、音乐的情感、音乐的内容进行形象思维、理解表现的能力。也就是指在听音乐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高低、长短,还能体验到音乐所反应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音乐教育是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在学习舞蹈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充分丰富和表现音乐的内涵,使舞蹈和音乐能够得到完美的融合。当前,部分高校的舞蹈教育尚未对音乐素养的培养完全重视起来,同时学生对音乐课程及音乐教育存在偏见,舞蹈专业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不高,缺乏对舞蹈作品深层次的理解能力,使舞蹈作品和音乐的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Ü这样的舞蹈很难达到其应有的高度,进而影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等舞蹈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长期以来舞蹈的大学阶段教学重点仍放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追求舞蹈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从而忽略了与音乐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这种强调某一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音乐的教育,必然会导致学生片面学习舞蹈动作和技能,忽视自身的音乐素养,导致舞蹈表演和音乐脱节,从而影响了舞蹈专业高等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方向。

(2)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目前,我國专业性舞蹈院校的专业设置大部分分为表演、编导和教育三大类,在其中又分为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几个大的舞种。虽然开设了与音乐有关的课程,但相对于舞蹈课程来说有点偏少,同时也没注意其与舞蹈教育的结合和相互补充,显得与舞蹈教育有点脱节。

(3)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有些舞蹈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音乐是音乐专业的学生的事情,自己学不学无所谓;也有些舞蹈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舞蹈动作、学好舞蹈技能才是舞蹈专业的必然要求,而学习音乐对于舞蹈动作、技能以及表演的水平没有太多的帮助。还有些舞蹈专业学生认为学习音乐就是抓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就可以了,其余的音乐知识学得再多也是多余。所以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不够高,当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从目前的舞蹈专业学生高考的状况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都不懂视唱、练耳以及乐理。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音乐对于舞蹈的重要性所造成的。

(4)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编排、创作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学习舞蹈时,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学习舞蹈教师的舞蹈动作,而不会把舞蹈动作合理地编排到实际舞蹈中去;在进行舞蹈编排、创作时,有些学生习惯于使用长度表,采取现成的音乐磁带或CD碟加以剪接和制作,不能认识自己所需要的音乐性质,在长度表上不能表明自己的要求,使得音乐一改再改,难以如意,这样找来的音乐和舞蹈之间显然就严重脱节了。

(5)在进行舞蹈表演时空泛。有些舞蹈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只会生硬地表演动作,卖弄舞蹈技巧,而不顾及音乐旋律的变化,音乐本身所表现出的内涵,这样就显得舞蹈动作只是动作而已,缺乏舞蹈作品应有的美感和艺术感。舞蹈与音乐都是时间的艺术,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制约,在整体和完整的部分进程中,停下来就意味着终止和结束。

2 音乐素养对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 音乐还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乐就是一个极富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芭蕾音乐。作曲家陈其钢大量运用了中国的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运用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有旋律优美的双人舞音乐、突出气氛的唢呐和笙独奏、模仿洗麻将的效果声、家丁乱棍的效果声、二胡与大提琴的对答、京戏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看似素材杂乱,但却运用自如,从一种形式进入到另一种形式自然流畅,不留斧凿痕迹。艺术魅力在这里体现为舞蹈与音ฃ乐的浑然一体。如果没有音乐的配合,视觉形象就不能达到。视觉形象一旦与听觉形象相融合,就会让人产生是在享受美妙艺术的神奇效果。

2.2 音乐素养对舞蹈编排和创作的促进作用

有些编导喜欢先有音乐再开始编排舞蹈,也就是按照音乐编舞,也有些编导是喜欢先有舞蹈动作再开始选择音乐。舞蹈不仅要把音乐视觉化,还要倾诉自己的情感,舞蹈必须体现出音乐形象展开过程中带有实质性的感情因素,所以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深刻理解音乐,包括它的结构、风格、情绪、内涵及创作背景。编舞者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住音乐,而且还要从微观上尽可能贴切细腻地处理好音乐和舞蹈的关系,使音乐与舞蹈动作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3 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3.1 学习的最初阶段,要抓住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感训练

评价一个舞者的好坏一般都是观察他是否具有严谨的节奏感和旋律感,能否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与舞蹈韵律的配合、统一,并且完整、巧妙地运用音乐节奏完成舞蹈的技术动作,在音乐节奏变化的瞬间准确地完成高难度的技巧。音乐的律动与舞蹈的韵律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舞蹈的韵律始终融化在音乐节奏的律动中,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改变。舞蹈课堂训练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音乐,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要准备各种类型的乐曲,尽管旋律、节奏、节拍不同,但是音乐的节奏始终与舞蹈训练的要求是一致的。

节奏感是舞蹈学习中掌握音乐至关重要的一环。课堂上舞蹈动作中的训练在严格的音乐节奏中完成,这是在舞蹈学习入门的同时,舞蹈教师与音乐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要求完成的第一步。理论上说音乐节奏的定律是把不同的长音和短音组织起来,使音的轻重缓急形成一定的规律。而节拍则是在音乐进行中有规律地律动,并表现定律的强弱及相等速度的节奏。音乐节奏的规则、定律与舞蹈动作的韵律恰恰相辅相成,无论舞蹈动作如何变化,舞蹈的动律与韵律始终和音乐的节奏一致。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都应当遵循着各自的动律规则。在舞蹈的最初阶段抓住音乐节奏与舞蹈动律规则的共性与同一性,使学习者能在舞蹈训练中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从内心建立起最初的音乐节奏感,同时,在音乐的节奏、节拍中掌握舞蹈动作的规律和动律。

在舞蹈学习的入门阶段,要有针对性地筛选一些课堂音乐,采用旋律明快、节奏简单、节拍比较规整、伴奏整体相对简单一些的乐曲。

舞蹈学习的初级阶段动作简单而有规律,配合着旋律明快、活泼、节奏鲜明、节拍简单的课堂音乐,使学习者能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很快地适应和接受音乐节奏的训练,这种音乐节奏感会随着舞蹈课程的深入,自然地建立在学生的内心与动作的感觉中,从而为进一步的舞蹈学习打下音乐基础。

3.2 学习的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其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3.2.1 视唱、练耳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仅仅加强其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度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对感受实际存在的多声部音乐的能力,打下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综合基础课程,它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识谱、听音练唱、乐理和听觉分析的能力,尤其对学生的音准、节奏及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多以五线谱练习为主,因为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它比简谱更能表现出音乐的旋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以借助键盘乐器之类使之迅速提高。

3.2.2 音乐欣赏

在舞蹈专业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理解力提高的基础上,知识面也已经扩大的条件下,通过音乐欣赏,博览广泛的音乐作品,从而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在音樂的海洋里遨游,体会不同音乐作品带给他们的感受,丰富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从文化背景中把握音乐。要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涵。(2)从作品分析中体会音乐。要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3)从联想想象中感受音乐。要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4)音乐史。为使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可以系统地学习音乐史。音乐史的学习应包括民族器乐发展史、中国戏曲发展史、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音乐特点、外国的音乐历发展史和不同乐派之间的特点等等,在音乐史的回顾中介绍各个时代、各种乐派、各家名著的风格特点与艺术成就,使他们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对音乐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的训练,使学生增强了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审美力等全面的音乐素养,有助于舞蹈专业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创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3.3 编排和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中的内涵因素

舞蹈专业学生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发掘和利用音乐中的内涵因素来进行舞蹈编排和创作。音乐艺术风格作为一种形象,是从音乐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特点。牢牢把握住音乐的风格,使之和舞蹈形象相吻合,创造出一个与音乐风格相近的舞蹈风格,使音乐和舞蹈得到完美的融合。

如果能在音乐中从以上3个方面去探索和找寻所要刻画的舞蹈形象的依据,那么,这个舞蹈与音€乐的融合一定是比较好的,情感上也会更为吻合,风格上也会更统ฎ一。

4 结语

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音乐与舞蹈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因此,加强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深入了解音乐和舞蹈这两门艺术,充分发挥音乐的长处并细微地从中得到启迪和联想,用来弥补舞蹈上的不足,帮助学生进行舞蹈学习前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能积极、全面、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在舞蹈的创作、表演中充分发掘音乐中的内涵因素,使音乐和舞蹈能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不断地涌现出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动我国舞蹈与音乐艺术向前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