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追寻语文课堂的理性光彩

时间:2024-12-26 03:29: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比较阅读法:就是寻找出一篇文章内部或一组文章之间相对或相近的部分进行比较、揣摩、品味、体悟、辨别,发现其思想感情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等,挖掘语言的秘密,探索语言的规律,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会更鲜明、更充分、更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

一、丰盈比较的内容,找准比较的基点

1.字词句段的比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理解和体会。在一篇文章里,总会有一两个字或词特别富有表现张力。教者如果善于抓住这些“传神之处”,通过比较、揣摩、品味的方法,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领悟到如此言说的精妙,让学生透过语言现象,发现语言的规律,从而磨炼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即语感。

2.文体特点的比较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阅读方法自然不同。例如小说和说理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小说注重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而说理文则注重论证观点的方法。因此,阅读小说和说理文时关注的重点自然也是不同的。如果混淆了阅读方法,学生很有可能在阅读中迷失方向,从而产生“坠入云雾”之感。比较不同文体,有利于辨清不同文体的关注重点,从而采用更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更为有效的阅读。

3.语言风格的比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色彩,作者赋予这些文字鲜明的特色,这是值得咀嚼、品味的“美餐”。例如《北京的春节》中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味”;而苏教版中的《安塞腰鼓》则与之不同,文章的语言充满了西北汉子的粗犷和豪迈,充满了爆发力和冲击力。如果阅读时,让学生比较、品读这些有着鲜明特色语言的文章,会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独特的感受,也会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一定会油然而生。

4.不同形象的比较

为了表现主要的思想内容,作者总会在文章中描写其他与之相对的形象,通过对比和烘托的写法,让主要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立体。这就为比较阅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平台。教师可以细心挖掘这些文章中可比的素材,带领学生进行比较、感受不同的形象,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本中的主要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将两种柳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外部形象、不同的内在形象进行比较阅读,相信学生对高原柳树顽强不屈、与环境作斗争的精神的把握与感受就会水到渠成。

5.不同写法的比较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是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之一。可见,语文教学要把目标引向“语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对比衬托、情景交融……都是文章中使用的不同的表达方法。如果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写法,学生就能对这些写法不同的表达有更准确的把握。

二、实践比较的策略,再现比较的魅力

1.前后比较,构建文体之框架

在苏教版教材中,说理性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少。与叙事性作品相比,说理性的文章结构严谨、表达准确,语言精练。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接触较少,对这种体裁的特点,写作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文,课文结构严谨,提出论点、引用事例展开论证,逻辑严密,语言精当,论证充分。教学这样的说理文时,教师首先要有文体意识,要将说理文的文体特点作为教学的关键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论点提出的方式,事例列举的典型性,语言的准确严密等说理文的特点。

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够运用比较这一阅读方法,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具体操作如下:

(1)比较事例,发现规律。

比较这两个事例中的人物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勤奋刻苦而成才的)比较两个事例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既然ศ两个事例都是为了说明同一个观点,为什么要举两个事例)。

这样的比较阅读,必然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将学生的思维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思索,在这样的思维“深水区”对照、鉴别后,发现引用事例是为说理服务的,事例的选取是有条件的,太少则显单薄,太多则繁琐,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选取事例。课文两个事例中的两个人所处的时代是不同的,起点也不同,但都是通过勤奋取得了成功。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这些人的成功不是个例,他们手中的鲜花都是用勤奋的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说理才更为有力,更加充分。

(2)找出规律,运用创造。

在前面的比较阅读后,学生对事例选取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更进一步”,创设情境,让学生将找出的规律再运用,再创造。

教学如下:

师:同学们,刘老师很想写一篇关于梦想的说理文,我该怎样选取事例呢?

生1:老师可以选取中国人坚持梦想成功的事例。比如,刘翔是坚持自己的梦想,为梦想不断努力而成功的。

生2:老师可以选取外国人坚持梦想成功的事例,这样就更有说服力。

生3:老师还可以用一个贫穷的孩子因为坚持梦想而成功,一个生活富裕的人因为没有梦想浑浑噩噩,虚度一生,最后一事无成的事例进行对比。

生4:……

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说理文选取事例的方法,同时还学会了用两种不同的事例进行比较的方法,不得不令人惊喜。学生的智慧在迸发,阅读力在思维空间里、思辨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学生从学会一篇走向学会一类。

2.多维比较,透视语言的魅力

(1)删减比较,内化语言。小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包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而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理解其“意思”,只是浅层次的学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才是“深水区”的学习层次。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的品读,才能使文本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丰富的积累和有效的内化。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燕子》一课中用“故漏字比较法&rdq✌uo;引导学生体会“小”字所蕴含的情感及其表达效果。他先在范背中故意漏掉“小”字,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比较“燕子”和“小燕子”的区别。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发现“小燕子”更能表现出燕子的可爱,也包含着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最后,薛老师又让学生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这种喜爱之情。

薛法根老师说:“语文课应该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ฎ‘带着学生学语文(学知识长能力)’的路子。”薛法根老师的话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关注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与情。一个简简单单、极易让人忽略的“小”字却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为了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关注,薛老师故意读漏“小”字,让学生与原文进行对比赏读,学生在品、赏、悟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小”字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中华语言表达的特别之处。这样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比较阅读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敏感力,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今后的独立阅读中,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聚焦关键的字词,更能形成一种“自觉比较”的意识,将“比较阅读法”自觉运用到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去。

(2)置换比较,探其内核。置换比较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换词法”,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关键的词语所传递的意与情,会刻意地换一个表达效果较弱的词语,引导学生对比原文用词,进行揣 ツ摩、体悟,从而达到对内容理解得更深刻的目的。不少名家大师都会在自己的教学中不厌其烦地采用这样的方法,收效甚好。

且看《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片段:

出示: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李时珍的苦?

生:我从“舀来泉水、啃干粮”感受到苦,他们在外风餐露宿,只能喝泉水,啃干粮。

师:这里的“啃”能换成“吃”吗?

生:不能。过去,为了方便,他们只能带馒头或饼,时间一久,这些东西已经硬得掉渣了,只能“啃”了。

师:一个动作也让人揪心啊!同学们,一个字也浸透了苦水,表达效果是那么强烈,所以,我们写作时也要字字斟酌推敲啊!

《李时珍夜宿古寺》中“师徒二人啃干粮”中的“啃”字撞击着学生们的心灵,学生真真切切地寻到了“苦”,实实在在地品到了“苦”。对“苦”的深层次的体验必将为感受人物形象,触摸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品质起到关键性的助推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将“啃”置换成“吃”字来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品读,体会到李时珍风餐在外,只能吃发硬甚至发霉的简单干粮的情景,就对李时珍寻访之“苦”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李时珍不怕辛苦、吃苦耐劳的形象就会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同时,通过对“啃”的品析,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啃”字的表达效果,也能感受到一字一句的推敲斟酌是何等重要,这样,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品词析句的阅读力就会得到提升。在揣摩语言文字的同时,思维能力必然也会“春暖花开”。这对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勾连比较,引思激趣。这种比较法通常用在上课的开始。教师在教学新课文之前,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相似的文章,唤醒相关的记忆体系,打通记忆的“经脉”,在学生的头脑里搭建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引发思考,激发兴趣,蓄积“阅读期待”,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请看教学实例: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谈礼貌。“谈礼貌”,读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一篇课文题目和它很相似?

生:说勤奋

师:说勤奋,谈礼貌,的确很像。《说勤奋》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课文告诉我们“人人都要勤奋,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这么一个观点。那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还记得吗?

生:课文通过举例子的方法,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司马光发奋写《资治通鉴》,一个是童第周通过勤奋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师:你学得真扎实。《说勤奋》通过两个事例说明了观点。我们回忆了《说勤奋》,再来看《谈礼貌》,你们猜猜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生:我想有可能写古代的人讲礼貌的事情。

师:也会举事例。

生:我想他的写作方法和《说勤奋》是基本一致的,先说观点,后面再举些例子说明谈礼貌的重要性。

师:他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打开书,读读课文。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上课开始,教师的两个问题:“你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一篇课文题目和它很相似?”“那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还记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之海荡起了层层波涛。学生回忆着与本课课题相似的课文,并将“回忆之舟”驶向思维的更深处――回忆《说勤奋》的写作方法。这样的回忆之旅不但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将学生头脑中封存的关于说理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再次唤醒,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勾连,为将要学习的新的说理性课文做好铺垫,埋下伏笔。当学生相关的记忆被激活后,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回忆了《说勤奋》,再来看《谈礼貌》,你们猜猜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这个问题的思索就让学生对新课文有了一定的知识架构,并激起了强烈的“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同类比较,聚焦表达的多元

(1)相同题材作品之横向比照。苏教版教材的编写有着鲜明的单元意识,这就为比较阅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为比较阅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相同题材的作品它的主题一致,但在内容的建构上、表达的方式上却各有千秋。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将相同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对照比较♀,就不难发现语言的“秘密”,这对学生阅读力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钱学森》《詹天佑》《最后的姿势》都是写人的文章,比较他们的共同点,学生就会发现:表现人物的方法有语言、动作、心理等,这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们还有不同的表达方法:《钱学森》和《詹天佑》大多是从正面刻画人物,而《最后的姿势》则用很多的文字描写了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的语言,这样的侧面烘托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也更加感人。当教师引导学生将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照,并从高处俯瞰整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就能发现其不同之处,从而归纳出写人文章的表达方式,也更能体会表达方式的多元性。

(2)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之纵向对照。有一些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在语言风格、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水准上都不尽相同。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前后时期的作品,学生就能鲜明地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阅读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更能走出语文课本的小圈子,迈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反之,学生就难以读出文本的主要内涵,也会“背离”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诗词以“靖康之变”为分水岭,前后期诗词在内容上、情感上、语言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让学生读懂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这时,比较阅读会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会使用“比较”这把钥匙,自己就打开了鉴赏文章的大门。培养学生阅读力的方法有很多,听说读写都不失为好方法,然而笔者认为语文课还需要一种科学的审视,理性的辨别,比较阅读法就能让学生由感性的体悟飞跃到理性的审视上,获得理性的思考,开启思维的闸门,充分活跃学生大脑功能,深入开掘学生的智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力,让理性之光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异彩!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