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思想解读

时间:2024-12-25 02:43: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国际贸易分配的利益,是指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获得的由工人创造的新增的价值,国际贸易的利益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是超过正常国内利润的超额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和《1857 - 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提出了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贸易关系是不平等交换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关系的不平等性质。该思想为我们正确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国际贸易关系的性质,为我国面临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转型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一、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性质

国际贸易的分配包括生产条件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两个层次,而且生产条件的分配在国际贸易关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分配关系,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则居于从属的地位。国际贸易的主体是企业,웃首先,企业之间的分配表现为通过国际市场和贸易关系实现的企业利益,其次,企业内部的分配则涉及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而个人消费品的多寡取决于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收益水平和收益总量。

马克思认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结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

首先,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的生产条件来看,其差别表现为综合生产率水平的不同和差距。从生产自然禀赋条件来看,差异很大且各不相同;从生产要素的后天条件来看,各国的劳动力素质水平不同,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管理水平相差悬殊,交通运输条件也千差万别,各国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发达国家后天的生产要素素质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远优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发达国家在服务的结构和内容上远优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的便利方面和水平上要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其次,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方面来说,发达国家也普遍居于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尽享先发优势:市场垄断优势、科技创新优势、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优势、品牌与营销优势、管理优势等。

再次,从国际贸易的管理和规制方面来看,国际贸易是在发达国家推动下形成的,国际贸易方面的国际协议的制定、国际贸易组织管理和国际贸易规则的执行与裁决方面,发达国家均处于主导地位。所以,生产条件的分配是不平衡的,总的来看,对发达国家更加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则相对不利。

最后,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来看,个人消费品分配关系的性质是由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以及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因此,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都不是人类可以自由选择和主观决定的,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及其关系决定的,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任何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过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而己,因此,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所以,不平等的生产条件决定的国际贸易关系的性质必然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国际个人消费品分配关系,因而,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性质也是不平衡的、不公平的。

二、分配规律在国际市场的作用特点

国际市场上,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国际贸易利益通过市场主体企业分流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借助于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对国际贸易利益的流向和流量进行引导和影响。马克思把影响市场分配的规律概括为分工规律、价值规律、所有权规律和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些规律在国际市场发挥作用,决定着国际贸易利益的流向和分配的水平。

1.分工规律的作用

在现代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分工规律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贯彻和执行的。分工规律通过人类生产自身分工协作和社会化结合劳动的内在规律强制地调节人类生产劳动的总体规模、内部结构与空间布局。首先,分工规律通过人类需求这个尺度裁量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总量。如果生产的总量过剩就会引起生产过剩,小规模、局部的生产过剩会通过市场信号或者政府调节得到解决或者缓解,如果大规模的全局过剩则会造成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即世界经济危机。其次,分工规律通过人类生产过程的内部统一性和产业结构的内部平衡来调整人类的生产过程和产业结构。比如,农业部门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的必要劳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只有必要劳动得到保证,人类才可能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限❅制了人类大规模从事其他生产的可能性,从而限制了人类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欧洲17世纪形成了以改良农业耕作方法和使用肥料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劳动生产率。农业革命为服务业、工业的兴起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而工业革命的爆发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导致农业生产领域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虽然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革命为基础的,但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急剧提升,使工业成为效益较高的生产部门,从而吸引劳动力从较低效益的生产部门转移出来。工业技术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形成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方式。科技革命不仅是现代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推动力,而且更推动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不断把劳动力从饱和市场推向新兴领域,而新兴生产领域也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吸引着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比较特殊。按其形成的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一,服务业是由原来生产领域的研发设计、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部门的独立分化出来的,这些产业也统称生产性服务,相比加工制造部门,它们基本属于较复杂的生产劳动环节;其二,是与生产性服务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再生产需求形成的领域和部门。比如教育、医疗和卫生保健部门,这些部门的劳动总体属于高级的脑力劳动;其三,是由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闲、享受需要发展起来的行业领域,也称传统服务业。总的来看,服务业是人力依赖性行业,传统服务业依赖于低端劳动力,现代服务业则依赖于高端劳动力。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会不断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会提升体闲娱乐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水平和需要规模。随着生产部门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而且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和质量要求更高。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逐步沿着农业、工业、服务业演进升级。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步入工业化阶段,其他国家则基本处于初级产品主导阶段,形成垂直世界分工。在落后国家工业化发展早期,世界市场工业品需求旺盛,而初级产品则因供应国家众多而需求疲软,所以总的态势是工业品价格一路走强,初级产品价格一路走弱,这种现象被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辛格等经济学家称为贸易条件恶化。随着落后国家工业化兴起,世界市场的工业制造品需求开始减少,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逐步向重工业提升,世界分工开始向水平分工转移。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发达国家在一般工业制成品领域开始丧失竞争优势,不得不把这些所谓夕阳产业向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日本、德国转移。1980年代以来,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发½展中大国工业化基本实现,全球工业品生产规模急剧扩张,初级产品、尤其是原材料工业需求旺盛,原材料产品价格开始不断攀升,尤其是那些生产集中度较高的产品。而一般工业制造品市€场则随着新兴工业化大国加入,价格一路下滑,尤其是中国这样生产集中度较低而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因同质化竞争和大国效应尤其显著。因此,分工规律不仅制约着全球生产与消费的总量平衡,而且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世界分工格局的变化。

2.价值规律的作用

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很多限制,一般来说,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是不充分的,由此历史形成的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就能够长期保持。就生产要素价格来说,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环境要求较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环境要求较低;发达国家资本较充裕,一般价格较低,而发展中国家资本较短缺,价格较高;发达国家教育科技发达,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显著,而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落后,人才短缺、科技创新不足。所以,发达国家一般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强大,发展中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优势突出。但由于世界资源的分布不均,世界各国的资源优势又不必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比如,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由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初级产品市场中优势十分突出,而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则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只有依靠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所以,在这些国家,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投入就成为主导其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从市场角度来看,一般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源远流长,国内市场己经过数百年发展,十分成熟,市场制度法规完善、市场集中度普遍较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高。所以,在国际市场,发达国家会占据先发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国内市场发展迅速、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可以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技术和管理,发挥后发优势。

从空间和差异性来看,世界市场空间距离大,生产、运输和销售成本差距显著,加上各国文化习俗差异,也带来消费差异,所以,世界市场即使在生产要素流动较充分的条件下仍然具有不完全竞争的特点。所以,越是大型企业,其垄断程度就越高,其获得的利润水平也更高。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垄断、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价格因素就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分配的主要因素。

3.所有权规律的作用

所有权规律在国际市场发挥作用主要有两大特点:同权不同价。国际贸易的生产或者经营主要还是以国内市场的形式进行的,按照现代法律,所有权在同一的国内市场具备平等权力,但国际市场由于国界分割,造成了不同的市场价格。由于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在不同的国家其市场价格是不同的,因而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生产要素定价差异采取最有利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和经营,从而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获取超额利润主要手段之一。所有权规律同样在国际市场也会转变为占有规律,生产要素所有权对国际贸易收益的分配起着主导作用。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生产或者经营单位内部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造成了同权却地位不同,因而不同的所有权具有不同市场议价能力。因而,所有权规律就发展为居于支配和领导地位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对其他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支配、控制规律,这里的占有权就演化为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的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优先占有权。所有权虽然从法律方面讲是对等的权利,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权所起作用和贡献是有差别的:在技术成熟的一般加工制造行业,由于进入技术门槛低,很容易被移植和仿制,所以该行业或领域竞争就十分激烈;对于原材料行业或领域,其生产主要受制于原材料分布、开采条件,所以地理因素就十分突出,比如石油行业,原油的生产主要分布在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共同的利益诉求逐步形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形成了对全球石油生产的控制;对于高新技术领域,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主要依赖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和资金支持,发达国家依靠自身的人才、资金以及创新体系的优势,容易在这方面形成知识所有权优势,就会形成创新型的市场垄断。因此,各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所有权在企业内部利益的分配格局中并不是对等的,居于生产或者经营领导或者控制地位的生产要素,其所有权就处于支配和控制地位,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就处于优势地位,而一般生产要素则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其所有权在分配中就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所有权在相等条件下,实力就起着决定作用。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中,对生产资料尤其是对核心生产资料的控制权成为占有剩余价值最主要依据,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对核心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控制权对非核心生产资料所有者索取大部分的剩余价值,主导和控制着整个企业剩余索取权,控制和主导着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处置。所以,跨国公司的多寡,跨国公司的规模和水平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分配格局中地位和影响。

4.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作用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作用由于世界市场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以及企业不完全竞争而发生重大变化:利润率平均化水平远不如国内市场,处于较高利润率水平的企业可以长期获取高额利润。马克思指出:如果剩余价值平均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在不同生产部门内遇到人为的垄断或自然的垄断的障碍,特别是遇到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的障碍,以致有可能形成一个高于受垄断影响的商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垄断价格,那末,由商品价值规定的界限也不会因此消失。某些商品的垄断价格,不过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格的商品上。其实,垄断企业还会通过向消费者索要高价获得高额利润。在国际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在经历几百年的集中之后必然形成垄断,恩格斯对此评价道:总之,历来受人称赞的自由竞争己经日暮途穷,必然要自行宣告明显的可耻破产。这种破产表现在:在每个国家里,一定部门的大工业家会联合成一个卡特尔,以便调节生产。因此,在有些部门,只要生产发展的程度允许的话,就把该工业部门的全部生产,集中成为一个大股份公司,实行统一领导。经历过数百年洗礼,垄断己经从发达国家国内市场延伸到国际市场。对于新兴行业和领域而言,它们常常是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的产物,从其兴起之时就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相联系,在市场上就必然表现为创新型的市场垄断。当然,特殊的地理条件、少数资源富集地区也会形成垄断地租性质的垄断利润,加上国家利益的界限以及经济区域化形成的区域性贸易壁垒,所以,利润平均化在国内市场要彻底些,在国际市场就会形成较大的差距,但企业利润率因竞争而不断下降的趋势仍是每一个企业所必须面对的。因此,如何利用国际市场带来的规模效益、利用世界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参与国际分工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创造新的超额利润源泉就成为各个国家的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因素。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