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0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
"
论文摘要:1990年出生的第一批“90后”大学生即将大学毕业,面对他们的将是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对“90后”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进行了阐述,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处于此社会环境下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讨论如何对“90后”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90后”;就业指导;思想特征
随着2012年的到来,第一批进入大学的“90后”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已经面临着走向社会。而相对于“80后”,“90后”出生在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了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优越,但是人生观价值观更多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因为这种生活环境使他们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以在他们即将毕业的时候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对“90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照搬先人的做法,必须针对其自身思想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制定新的工作方针。下面就从“90后”的各方面特征入手来对“90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90后”所处的阶段的时代特征
(一)从社会环境变化上来说,“90后”大学生正是处于我国社会转型变革的最激烈时期。市场经济的价格和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利益驱动机制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在整个世界经济大形势下,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都使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务实,比“80后”的在校大学生更早地考虑他们自己以后的生存发展。比如现在大学生在学校兼职的比例要远大于“80后”的大学生,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正是市场经济中利益驱动机制的体现。在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比如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公平与效率有失偏差等社会问题,也深深影响着转型社会中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从教育环境的变化来说,“80后”受到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纯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而“90后”面对的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和高考的逐步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也进而✿表现出独立思考、个性自信等的优势,富有较强的创新理念。但是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素质是多方面的,但是社会企业单位对于学历和文凭的要求还是主导者教育的大方向。所以“90后”所接受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均衡的素质教育,ช仍然是以高考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为主的,从而导致了教育者无暇顾及学生在道德理想追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三)从家庭环境来说,“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同时他们的父母随着改革开放也是先富起来的一代,同时父母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90后”中就出现了“富二代”等现象。他们不像“80后”面领着房子等方面的压力,所以他们就能够更从容的进行就业的选择,而不需要为了生计的问题而被迫的去工作。但是优越的环境也使得“90后”缺少社会的磨练,容易导致心理脆弱和思想偏激。
二、“90后”的思想特征
由上述的“90后”所处阶段的时代特征我们不难总结出“90后”的一些思想特征。
(一)政治思想方面,“90后”在政治态度上关心国家大事,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是非标准,注重精神需求,追求理想。他们能在更为宽广的时代背景下看待政治问题,ฝ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能够冷静和理性分析政治、社会问题等背后深层次的利害关系。但是由于自由主义的存在,他们政治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并且明显存在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
(二)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方面,教育公平性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行,使“90后”在进入大学前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全面发展,表现出独立思考、个€性自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这种独立一时的增强也表现在“叛逆”和“特立独行”上。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道德标评价标准上的双重性和多样性,正对自己和别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
(三)思想观念方面,独生子女家庭是“90后”所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这类家庭往往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关爱,导致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知行脱节是最突出的表现,良好的认知往往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对自己要求少,对他人、集体、社会要求多。虽然他们对社会有所了解,但对于未来就业和创业的艰☑辛并不是他们能想象到的,对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还没有明确的认识,遇到问题往往摆脱不了对父母与他人的依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往往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容易走向极端,产生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等心理问题。网络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例如使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三、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一)要在“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下转第39页)(上接第37页)价值观教育。“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淡泊,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富二代”、贪污腐败、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直接影响到在职业选择中无法明确择业目的。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和价值导向,理解并认同国家现行就业政策,勇于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重任,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要针对现在的社会就业特征建立对应的“90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形式。“90后”大学生往往在大学四年中已经有过多次的兼职工作。对于找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但是他们缺少对于未来职业规划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而辅导员作为和学生接触的最多的群体特别是作为“80后”的辅导员由于和“90后”相对接近的年龄,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辅导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指导的实效性,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从事就业指导所必需的心理学、社会学、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通过平时的工作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可以更加地有针对性。所以高校应当对年轻辅导员进行相关职业发展理论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帮助青年辅导员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当前学生动态,了解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关系做好引路人工作。
(三)应该针对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应聘培训同时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联系。应聘培训可以采取模拟招聘的形式,模拟招聘现场的真实场景,可以让大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应聘过程,获得求职择业的感性体验,积累临战经验,以便在真正求职时能克服紧张心理,应对自如,正常发挥。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去参观包括著名企业、成功创业的典型企业以及人才市场等地方。通过参观,让大学生更加现实的认识自己的前程发展和就业形势,体验求职择业的酸甜苦辣,从而获得更多的技巧去面对将来的就业压力。通过这样的参观教育学生能够尽早感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锻炼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