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亟待改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不断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成为一个提高国家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可在中国存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愈演愈烈,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停滞不前。随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村教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不容乐观,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教育功能减弱等诸多问题,只有端正农村办学思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学校人事管理,才能使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发展。
➳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主力仍然是转°正民办教师。这些人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不能回避一个问题是,这些人的原始学历大多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很少,还有部分是小学毕业。最近几年,各个学校也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可仍摆脱不了“分不来、留不住、更新慢”的现状。二是教师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岁左右。爷爷奶奶辈是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的进步,难以适应儿童的发展。年龄的上涨不代表阅历的丰富,反而缺少年轻人的新意与活力,农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动。三是专业学科教师严重匮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可有些农村学校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因此,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要么不开,要么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流于形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成了一种理想境界了。
教学设施落后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教学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致使有很多农村小学基本建设问题突出。由于这些年我国对农村的投入太少,致使农村和 ﭢ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ซ教育必需的设施,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地开展并完成。
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地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教师很难对其进行管理与教育。
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学生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师资力量的扩充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去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地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知识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完善教师的管理运行机制 教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教师、留住教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教师的手段,要与教师的工作相结合。充分地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教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教师真正地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心理就容易产生阴影。因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好的教育者不仅善于激发孩子乐观向上的精神,还会对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备受广大社会群体关注的部分,做好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在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帮助下,农村小学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