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试行了“六个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唤醒”与“激励”的过程。在导入新课时,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采用合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具,发挥语言的魅力,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为传授新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一节好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定教学目标。因此目标的确立,既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还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要求。教学时首先是整体通读,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的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弄清句段意思,分辨文章主次,理解句段联系,了解作者意图。其次,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构建课文知识结构体系,并让学生彼此交流、补充、订正。最后,利用投影仪演示或板书课文结构,规范课文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三、分组讨论,合作互动
研ฒ读文本时,要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细读,进行自主学习:对阅读中发现的疑点和难点,要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为下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四、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倡导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应示范性地提出几个探究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再让其通过精读,深入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并查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此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料,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并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以激发其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链接生活,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每学一篇课文,首先,教师£可选择与之想似的文章,让学生比较、鉴赏,使知识达到延伸与深化。其次,是链接生活。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模似采访、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改写课文ฏ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六、小结巩固,作业演练
课堂小结主要是总结归纳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小结,完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以便于知识的知记与巩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练习则是一种最好的实践方法。因此,教师可设计一套科学的练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以达到举一反三、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教改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明确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观念,革新理念,克服应试的束缚,积极培育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