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女学先声
[摘 要]1844爱尔德赛来甬设立的宁波女塾,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为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设立提供了借鉴,且开中国女学先声,使中国女孩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甬江女塾;发展历程;女学先声
宁波甬江女塾,可追溯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4年),英国“东方促进女子教育协会”传教士爱尔德赛(Mary Ann Aldersay)来甬设教传道,首创女校――甬江女塾,这一举动“数女学不独为吾甬之先河,实亦举国之嚆矢焉。”
(1)这是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女校。她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教会学校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且开中国女学之先声。
宁波作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倍受西方传教士青睐。美国长老会对其原因分析有三:“一因天气颇佳,与美相仿佛;一因宁音易学,各处土音均可相近;一因宁地尚未如闽广等省受外来之浇风,较易为化导也。”因此♪,长老会决定“爰派定往他外教师二人,而宁波则必须派五人焉。”
(5)可见,宁波无论在地理环境,还是在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开化上,都颇受西方传教士欢迎。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女士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平教徒的身份来到中国,兴办女校,传扬福音。
1844年,初来宁波的爱尔德赛,在城中祝都桥竹丝墙门内大屋(今尚书街东端)开设女塾。
(6)对于一个外来人士在他国建立一女生寄宿学校,确实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和困境。褚季能对当时兴办女校困难的原因做了以下分析:首先,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意识里,“中国的女子,除了极少数的厉外,向来是不把识字当作一回事的。念书是男孩子的本份,可以金榜题名,女子只要懂得三从四德,何必更像煞有介事的受教育。”,“在那时候,女子读书是极奢侈而等于浪费的事。只有官小姐才配,可是官小姐是藏在深闺里的,哪里会跑到学校里来抛头露面。”
(7)可见,中国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对爱尔德赛这样一位外来人在中国的领土上办女校的阻碍乃属最大。其次,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不了解,难免会对西方传教士兴办的学校产生各种疑虑,甚至发挥想象在教会女校中有制鸦片啦,挖眼睛啦,炼药水啦等各种奇怪念头。以上两种根深蒂固的困难,最终还是被爱尔德赛的热心和毅力克服。第一,“她们和社会上的贫人接近,看见©他们有痛苦,就设法替他们解除施衣、施食、施医、施药,完全和社会上乐善好施的念佛太太取同一行经。”这样的做法很有效果,改变了中国人的一些传统观念。“不但使受惠的人感激,并且也使人知道,她们和国人脑里的蛮夷是有些分别的。”
(8)第二,她们也利用利诱的方法,使中国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学校。她☼们大胆做出决定:“不但不收学费,并且供给学生衣食起居各项用费,有时候学生的家穷,更可得到五文十文一天的津贴,以弥补这女儿不在家助理家务所感受到的损失。”当然,利用这种办法招来的女孩基本上都是出身卑微、家庭平穷者。
不懈的努力终取得惊喜的回报。爱尔德赛所办的女塾,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有十五个学生,第二年增加到二十三人,第四年又大幅度增至四十六人。她担心一旦有学生成为基督徒会招致家长不愿将女儿送来,就先行扩充,但以五十名额为限。跟同时期长老会办的寄宿女学做一比较:第一年(1846年到1847年)招生十二人,第二年十四人,一把五一年增加至二十八人。以后一直在二十五至二十八人之间。
(9)由此可见,爱尔德赛的女塾已经规模之大,非同一般。
由于东方促进女子教育协会的宗旨是以基督教教义为主,以知识教育为辅,培养各国本土女性教师。作为其成员之一的爱尔德赛诚然受其影响,她把自己看作是传教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这也是那个时期传教士的普遍观点,他们漂洋过海是为了传扬福音,兴办教育只是其手段之一。因此爱尔德赛的女校具有其历史独特性。
再者,学校的师资。创校初期爱尔德赛的助手是从苏拉巴雅带来的雷丝克、阿娣和纪德三人。后两个人是中印混血儿,成为爱尔☠德赛和本地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还有一位来自瑞典的比较专业的教师塞乐默小姐(Caroline M.Selmer)。之后,由于她们结婚而离开,爱尔德赛只好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助手并助教。不难发现当时女校的师资相对比较薄弱,不够专业化,整体素质不高。
此外,教会学校的经费问题。女校的经费主要是来源于伦敦会,毕竟爱尔德赛曾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850年至1859年,伦敦会补助女校和日间学校共计五百英镑,折合约两千五百元。其次是美国长老会,由于爱尔德赛跟宁波长老会传教士关系融洽。1846年10月她向长老会传教士提出两项要求:每年补助三至四百元以及在她死后接办她的学校。但结果却以拒绝而告终。宁波女塾在经费筹措的困境中实在无力经营,再加上爱尔德赛“传道任满”,她将女校交给长老会接办。于是,女塾就于1857年与由美国长老会柯师母(Mrs Cole)主事的女校合并,定名崇德女校,校址在江北槐花树下(今槐树路江北实验小学址)。
综上所述,爱尔德赛创办的宁波女塾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她在课程设置、办学宗旨等方£面为中国近代教会学校的设立树立榜样,成为他们办学的借鉴。同时她开辟了中国女学先声,使中国女孩首次获得受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