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是行为具有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源。人是社会发展的精品,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接受教育内容的时候,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而这种选择正是通过有情感参与的筛选系统而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十分注重情感教育法的运用,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沟通,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情感并且适当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
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是畅通的,这样既能让受教育者及时接收到教育信息,又能发掘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达到使其心理健康变化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深化的目的。情感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及积极情感,也就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的思想活动,为学生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奠定了基础。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围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的内心情感体验,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和相互激发,达到双方感情共鸣,进而达到思想认同的过程。因此,真正做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就必须要需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不仅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的投入同时也指教育者要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教育事业中,倾注到教育对象上。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充满渴望,就会自然的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专业,探索自己的教育方法等。教育者对学生在人格上的尊重,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以及恰当的鼓励与支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处理学生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学生对教育者产生了信任,就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互动,服从教师的管理与引导。情感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当中应当注意适度原则,在正确的时机运用真诚的情感,才能得到学生真诚的反应。否则,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甚至产生厌恶。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个性差异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认为,人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取决于人不同的先天条件、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大学生是一群正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群体,不同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塑造了大学生不同的气质、不同的个性。具有不同气质特点的人对待同一个事物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个体差异教育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首先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向,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使之个性化的发展能更好的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与学生的逆反心理直接碰撞,合理利用学生的顺势心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其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中,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朋友关系,彼此信任,学生会把自己最真实个性特征展现给老师,有利用教育工作者掌握学生的最新情况。便于教育工作者及时有效的进行引导教育。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给予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注、关心。近年来,高校发生了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据统计,发现很大一部分悲剧的发生都跟该学生性格孤僻、个性突出有关。教育工作者应多给予这部分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和教育,根据其性格特征进行合理的开导,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是一个综合体,心理与思想很难分开。诚然,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导大学生思想以及培养大学生知、情、义、行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专门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新形势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因此,探索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考如何有效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目的,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