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途径探究
摘 要 大学生身肩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责大任这要求大学生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践行核心价值观具备很强的自觉性。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显得十分紧迫,而努力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也便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凝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确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宏观战略紧迫性,从而探索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作者简介:刘爽、宁雅今,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同样,对大学生而言,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人生,是索取自我价值还是奉献社会价值,全赖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大学生有梦想、有激情、有活力,时代的重任需要他们担当,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凝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定义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指出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准则,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理论支撑,以“三十二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理论依据,遵循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原则,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凝练如下: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爱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大学生的义务、责任与美德。爱国不仅指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对中国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的热爱,还包涵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学校的喜爱,对父母的敬爱,对生命的惜爱。敬业是大学生爱国之情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敬爱学习工作,学以致用,履行社会责任,担当时代重任。诚信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品德,是大学生的行事准则与价值准则。学习上严禁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等失德、失诚、失信行为,生活上诚信是维系同学间长久交往的重要保障。友善作为大学生为人处事的价值准则,它反映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品德素养。与人友善,避免矛盾冲突,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拉近同学间的关系,维系同学的长远友谊。
(二)爱党、重德、自立、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爱党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以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为宗旨,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使命。热爱中国共产党,是与爱祖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度一致的,而且是每位大学生必备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重德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大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小节起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自立是大学生独立生存的能力,包括心理的自立自强、行为的自立自信、自我安全的保障、社会交往工作、经济独立等。当前,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过多的疼爱极易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见识广博,见解独到,心智成熟,凡事自己做主,不愿听从家长、老师及同学的意见,自我意识较强;另一种则是温室长大的花朵,过于依赖父母,缺乏自立意识,缺少社会生存经验,倾向啃老族。因此,大学生应增强自立意识,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创新是科技发展和文化自觉的动力,包括思维的创新,学术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理念的创新,实践的创新等。大学生应以知识的储备为基础,开拓自身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迫性的宏观战略视角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世界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经济与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紧迫地着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培养出适合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大学生人才,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理想信念迎接国家长远发展的需求与挑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就业压力迅速加大、人民幸福感降低等等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为此,“社会关系的稳定及核心价值观的统一能维持社会团结,阻止社会分裂。”我国已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稳定发展中的ツ重要作用,提出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战略意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塑造的关键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但是大学生在思想上与行为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而且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生培养,注重品德培养、政治信念、价值观念培育。当前正处于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作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大学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目标和重要使命。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究
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强调知行合一。用知行合一来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促使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灌注到思想与行为中。我们认为具体路径需要通过勤学、修德、明辨和笃实四个方面实现: 1.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通过勤学来最大限度的完善认知工作,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认知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要知道为什么要培育其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理想信念,勇敢担当赋予他们的时代重任。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带动整个校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珍惜黄金时期的学习时光,做到勤学知识,掌握技能,增加智慧来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二是大学生要认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就是爱国、诚信、友善、敬业;爱党、重德、自立、创新。
2.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通过修德来最大程度的完善情感认同工作,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理论认知与行为实践之间的桥梁,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个环节不容人忽视。培育大学生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要至少切实做到三点:一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真理性;二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一格源远流长的魅力;三是立足于大学生们对未来美好健康生活的不懈追求。
3.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通过明辨来最大范围的开展践行工作,通过行为实践检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及运用情况。“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进而坚持它。”全面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我们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校园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1)全方位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从细节与实际上下功夫,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求同发展,要借助各种节日和活动形成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室学习气氛、寝室生活情景、校园实践氛围,甚至融入学校机关工作,融入教师教学工作,融入辅导员培养帮助同学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融入学校具体的政策措施、校规校训,使各方面的践行工作导向都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诚信的道德模范,引领大学生践行诚信、友善 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时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教导每一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根据大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别、学习交往能力的不同、性格特长的差异而具有针对性的施教,以保证每一位大学生得到充分、合适的培育。
(2)全过程融入。建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监管机构,在开展 シ大学生志愿者、学雷锋活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发明竞赛活动组织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注重遵循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始至终遵从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鼓励、奖赏符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批评、惩罚违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现象。正像互联网的诚信信用评价体系,高校也可以制定一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便专门考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运用情况,是否能学以致用、行重于言。学校、教师及辅导员可,以分别根据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学习状况及生活状态制作三种量表,并在每学期期末后或下一学期开学之前对这三种量表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势与不足,努力在新学期进一步完善优势,改善不足。
(3)全校园融入。联动或机动、亦或齐头并进全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组织、各个团队、各个寝室,各位教师、各位校园工作者、各位学生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让全学校各方面、各层次共同协作、参与协力推动。同时,更要积极开展各级各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手段,校训是很好的宣传手段。用大学生所在高校的校训去诠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更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当然,也可以开展“畅谈校训――用校训阐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这一活动,去帮助大学生更深层次、更进一步地领悟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调动、引导一切社会力量、家庭教育力量,从实际出发,从实事求是出发,切实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工作。
4.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通过笃实来最为有效的实施养成工作,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终身信仰。建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优化落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认知工作、认同工作及践行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养成工作服务的。因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践行工作之后,还要继续落实推动养成工作。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成果最终会表现在每位学生的实际行为上,重视自我培育,你就是自己与别人成长成才的环境。对自身负责、对别人负责,培育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校园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