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取向趋势

时间:2024-11-10 14:14: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取向趋势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政治价值观从社会发展的被动追随者到社会互动的主动参与者;第二,学习价值观从既定知识的刻板记忆到发现学习的感悟思考,从对学习成绩的单一盲目追求到综合实践融合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提升构建;第三,职业价值观自我实现的追求冲破职业安全感的禁锢;第四,金钱与道德价值观,传统奉献精神的愉悦感被公平公正的道德规范所代替;第五,婚恋价值观方面,择偶标准的社会化与理想化冲突,恋爱的盲目性与单纯性并存,性观念的开放性与性行为的失范性并存。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重构取向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Orientation Remodeling Trend

WANG Zhao, SUN Liyan, WANG Fud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

Abstract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end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orientation performance in five areas: First, political valu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passive followers into active participa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second, to learn the values of knowledge from the established stereotypes memories of learning to discover insights thinking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from a single integrated practice blindly pursue to the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build and humanities; and third, the pursuit of professional values of self-realization broke job security detention; fourth, money and moral values, traditions dedication pleasure to be replaced by a fair and impartial ethics; fifth, the values of marriage, the spouse with the idealized standard social conflict, love blindness coexist with simple, open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anomic coexis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orientation remodeling

价值观(values)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当代网络媒体与社会变迁的巨大冲击,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毕业后迷茫与困惑。而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取向表现在政治价值观、学习价值观、职业价值观、金钱与道德价值观及婚恋价值观等各方面。

1 政治价值观――从社会发展的被动追随者到社会互动的主动参与者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的适应与发展理论提出,人出生后与社会环境接触,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一方面由于个体的自我成长需要,希望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的限制,使其在适应上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困难。而当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的积极变迁,人的生活环境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有变化才有发展。而这种变化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政治价值观发生巨大的转变。在心理层面上,他们从以往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担心变革的舒适圈”正转向“力求革新和变化、积聚全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危机圈”,在危机圈里,他们需要“居危思进”,转变观念,随时做好适应准备,培养积极的环境意识,乐观向上,勇于挑战,不断拓展生活空间和能力,以扩大舒适圈,从而对社会发展的被动等待者变为以及主动参与者。当代大学生更关注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社会和改变社会的积极性,却又经常抱怨社会的不公,常因自己的无法改变而产生无力感。

2 学习价值观

2.1 从既定知识的刻板记忆到发现学习的感悟思考

大学的传统教育以灌输式为主,面对浩瀚的知识,学生必须保证准确严谨。因此,考核标准同样以知识的考查为主,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只能对现有知识进行刻板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刻板记忆所保存的知识多数只能维持到考试结束,当真正需要在实践操作应用时,知识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就是学习期间所遗留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建立严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大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才是重中之重。发现学习逐渐在高等教育中展现其优势,甚至占据很多学科学习的主要形式。所谓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和老师掌握着同样的信息资源,甚至由于年轻人对新技术的使用更加游刃有余,他们更加适应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可以拥有比老师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在课堂上扮演更多的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更为开放的课堂将更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感悟思考。 2.2 从对学习成绩的单一追求到综合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提升

人力资本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使各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用人单位若真正需要一个外语流利的职员,他们更少关注学生的四六级成绩单,更多地是希望毕业生能够操着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短时期内知识的掌握水平,无法给用人单位带来真正的人才资本收益。而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和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示,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体现。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承受实践工作所带来的快节奏和高压力。

3 职业价值观

3.1 高学历与高就业压力所带来的职业发展冲突与迷茫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渐渐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证书在就业中仅仅是一纸门槛,再也无法作为可以炫耀的资本。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考验,学历越来越高而就业压力却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大学生们巨大的经济、时间、精力的付出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繁芜的职业道路让大学生们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漫长的求学道路不断受到社会急速变迁的冲击,又使他们在追逐职业理想的道路上踟蹰与彷徨。

3.2 自我实现的追求冲破职业安全感的禁锢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遭遇挫折,可能会引发个体异常的心理状态或行为。在当下社会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受到巨大的冲击,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过高自我评估,有些大学生总是自以为是,他们会固执己见,认为小城镇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远远不能够实现自我。甚至有些大学生觉得他们不被重视,只是做些“勤杂工”的工作,自己的专业没有利用和发挥的余地等等。因此,当下的大学生受到高个性化自我追求的影响,他们对生涯规划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职业价值观的模糊和混乱。

4 金钱与道德价值观

4.1 物质崇拜与幸福感之间的徘徊与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国人民已逐步迈入小康生活。人们的物质欲望已远远超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追求前沿与时尚,追求高端与奢华成为当代青年物质欲望的核心目标。大多数大学生尚无独立的经济能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他们通常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也会尽最大的所能全力支持。很多父母对在外求学的子女有求必应,父母的辛勤汗水却换来大学生们的奢靡攀比与物质崇拜,而这种物质崇拜甚至成为了他们职业奋斗的直接动力源泉。然而物质与幸福并非呈线性增长的关系。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它来自于个体需要的满足,而物质只是个体各层次需要中较低级的一部分。物质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短暂幸福感往往会被更多的物质欲望所掩盖。当代的大学生渴望幸福,却又难以抛弃牵绊幸福的物质崇拜。

4.2 社会负面信息的充斥导致大学生社会道德的怀疑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美德为诚信,这一方面反应了社会诚信意识与信心的缺失,另一方面也表明,诚信是对个人人格本质的最基本要求。人们对诚信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安全感的缺失也是多数人选择此项的重要原因。社会缺乏诚实、诚信,就会成为不安定因素。社会道德缺失成为当前社会普遍热议的话题,媒体经常报道关于社会上道德缺失的事件,例如“小悦悦”事件在社会上掀起的风浪众说纷纭。大量的负面信息与舆论导♚向对当代大学生尚未稳定的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社会风气的好坏左右着人们做事情的态度和原则。因此,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

5 婚恋价值观

5.1 择偶标准的社会化与理想化冲突

当代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伴侣的物质条件相当在意,经典灰姑娘的童话故事一次一次的被电影电视等媒体不断复制,导致大学生难以区分虚幻的童话与现实的差别。大学生希望自己的伴侣可以带给自己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他们希望伴侣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生活问题,甚至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提款机,“高富帅”形象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找到自己的真爱。他们一边为了缓解孤独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错当恋爱的对象,一边又不断的对对方挑剔和不满。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他们对婚恋本质的认识发生了偏差。

5.2 恋爱的盲目性与谨慎性并存

很多大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将恋爱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之一。特别是很多学生担心过长的学制导致在恋爱中年龄优势的降低。因此,在身边的同学中寻找合适的恋爱目标在高校成为普遍现象。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又使恋爱的双方在恋爱的过程中就不得不面对恋爱的冲突与矛盾。当寝室中或周围朋友群体中有恋爱情侣出现时,大学生往往从众跟随,盲目模仿,避免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其实很多学生对恋爱的本质内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斯滕伯格提出完美爱情的三角是亲密、激情与承诺,而大学生恋爱的盲目性和单纯性导致缺少承诺的爱情终将走向痛苦和灭亡。另外,有一些学生受传统家庭教育影响,加之社会鱼龙混杂,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又显现出过于谨小慎微。

5.3 性观念的开放性与性行为的失范性并存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观多转为追求开放、自我、随意,从“大一统”转向“多元”,从禁锢转向开放。传统婚恋指南正面临着网络时代的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出现扭曲,这对大学生本身成长不利,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大学校园作为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作为接受、推广互联网的积极力量之一,受西方思潮、网络垃圾观念的冲击更为强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在乎天长地久”,传统性观念的抛弃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同居现象越来越多的最大成因。

参考文献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