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方式研究
摘 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各高校也依照相关精神,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创新教育方式来促进价值观教育工作。但囿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尚不理想。寻求创新的教育方式――以网络为基础,以国内外时政热点为基本素材,以集强制性、自愿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网络平台为载体,通过自主学习、开放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展开价值观教育,是值得研究的新型教育模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方式;网络平台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最新概括。笔者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即着眼于大学生个体层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爱国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独有的特性:首先,教育本身并不局限于对学生某方面技能的培养,而在于通过精神方面的沟通以及言传身教,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再是不对称的教育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及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实践式交往关系。再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漫长的养成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发挥个体优势,逐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代表先锋,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价值观的走向,对于这类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怠慢。就我国的教育模式来看,无论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是艺术教育,依然以“塑造”被教育者作为主要途径,即从源头上将被教育者置入一个标准中,缺乏对个体的探究,影响独立人格的形成。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多年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伴随着高校思政教育,有了长足进展,但是该项工作仍不容乐观,传统的培育方式并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征相吻合。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同样要借助这一平台。但从目前课堂教育以课本静态ฌ说教,ppt展示讲解,课堂提问、回答、讨论,视频短片教育,网络远程名师讲授等方式来看,虽然培育方式相比传统的有所改进和创新,但仍没有发挥出其特有的功效。从目前的整体效果来看,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思政工作的专业性不够,价值观教育工作尚待进一步深入。同时,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限制,对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指导不够,造成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个环节的效果不甚理想。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的第二课堂。但该方式不同于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其局限性在于: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涉及到活动成本、活动频率、参与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活动不能随时随地进行,而且该方式只能作为其他教育方式的辅助手段。
根据对以上教育模式的分析,造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局限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培育方式过于固定、陈旧,力度不够。前者主要表现在坚持传统的说教培养模式,培育方法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后者主要表现在高校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课程设置上。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研究
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路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为高校寻求培育方式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围 ت绕中央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当代大学性的特点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国内外时政热点为施教素材,构建集强制性、自愿性、趣味性一体的网络平台,通过课堂自主学习、开放讨论、课后亲身实践、报告总结等的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首先、高校整合思政、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建立平台运行团队,同时通过校园局域网,设计、开发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共同推进基于网络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其次、网络平台的内容更要注重新颖性、时效性。第三、网络教育同时要具有强制性,以确保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效性。建议将该教育设置为思政课程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网上通过自己的学号和学生卡密码登陆主页,完成教师事先发布的课堂学习内容,系统可运用组态软件等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时记录。课程结束后,平台后台完成学习记录,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督查和指导。
四、ว结语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恰如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也使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甄别信息资源的挑战。在网络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频繁发生碰撞,要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需要高校进行引导。通过网络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将现如今最新的各种社会思潮、另类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的文化进行剖析,并借助网络载体,将教育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开阔视野、提升甄别能力。
参考文献:
[2]张北坪.论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J].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