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4-11-10 09:34: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目前,仍有部分教师从意识到实践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都不够重视,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此文介绍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论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试从学生心理、情感发展规律和化学学科特点出发,探讨了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些做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对科学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缺陷越来越明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标准应运而生。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到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同等的重要程度。

然而,时至今日部分教师还认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有可无,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教学参考书上照搬,课堂教学中往往没有落实,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倡导教师首先学习、理解新课标并转变教学观念,其次要在化学教学中探索、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或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态度是对一定的对象(人、事、物)的评价和所持的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态度。价值观是人对客观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推动并指导一个人采取行动的原则和标准。可见,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认知事物有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也明确指出:“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时期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热情、努力、耐心的良好态度。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健康、科学、稳定的价值观。

二、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下面就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根据情感发展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探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 ☻些做法。

1.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1:如,鲁科版化学必修1《氮的循环》导课片段。

教师: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去聆听一种大自然的声音。

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期待的眼神……

教师:播放声音《雷声》。

雷声:由远至近,由轻到响,突然一声霹雳巨响,振聋发聩,顿时,幻灯片上出现一张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的图片,再自然地引出“新疆魔鬼谷”和“雷雨发庄稼”两个情境。

通过这样一种用“雷声”创设的情境来导课,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到了“先声夺人”的导课效果。

2.以需育情

情感与需要具有相互制约的规律。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

例如:在上鲁科版必修一胶体前,我说环保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是关系到我们的健康问题。如果我投资办一座水泥厂❦,粉尘是一个令人头痛而且是一个必需解决的环保问题,同学们,你能帮我解决吗?学完这一节后,相信你们就可以成为我厂的工程师了,祝贺你们!又如,在学习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电池的过程中,我现身说法:我修补好的牙齿很长一段时间都表现良好、相安无事,可就在上课前吃同事递给我的铝包装的巧克力时,牙猛痛了一下,差点不能给你们上课了。你们帮我诊断诊断,以免以后遇到同样的痛苦事。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生产联系紧密的优势,根据现实生活、生产中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求知欲。

3.以情育情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人,也可以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

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1943年9月1日,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许多人出现了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症,两天内4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的死亡。

触目惊心的事实,充满情感的语言,一定会感染了学生,使他们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从而逐步形成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这些史事会激起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认知结构、爱好、气质特点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ฐ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长期性

情感类内容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积累、潜移默化、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所以教师要消除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错误观念,要根据化学课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和培养。

3.真实性

情ข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属于情感教育,要靠真情来感染学生。用于启情点的“境”、“情”、“理”的素材必需是真实可信,同时,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渲染课堂气氛,½这样,学生才能受到感染、熏陶,愉悦地接受,才能引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共鸣、转变和提升。

课改已进行好几个年头了,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摒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切实领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要充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积极开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效整合。天道酬勤,只要教师努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2]王祖浩.着眼于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报,2005.10.14

[3]徐宾.有效问题情景的基本特征与创设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