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文化发展研究
摘 要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志愿文化之名虽为舶来之物,但其精神和丰富内涵早已在中华文明之中根深蒂固。现代中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时期,积极倡导志愿精神、充分发挥志愿文化的功能,对新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文化 志愿文化 社会文明
Chinese Volunteer Cul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WU Yingyi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Abstract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ese civilization ceremonies known reputation. Although the volunteer culture Exotic thing, but its spirit and rich content is firmly entrenched among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Modern China is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e and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ritical period, actively promote volunteerisรm, volunteer culture full functionality of the new era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ulture; volunteer culture; social civilization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无以计数的志愿者们投入到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之中,由此志愿服务受到广泛热议,同年十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的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志愿服务为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提供了有效途径,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所包涵的友爱、助人、关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把志愿精神纳入文化体系,深植人们的价值观念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指导人们的行为,对于人类文明与进步具有深刻而久远的意义。
1 文化的内涵及本质
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在《辞海》中狭义的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以上两种说法都是将文化涵盖对象限定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方面的。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且代代相传,主要归功于其具有传播性,即信息的传递与相互之间的交流、转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化自然中的一部分,所谓人化自然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创造的对象化世界”,集中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活动对象的反作用力。可以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果,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2 志愿服务:从精神到文化
2.1 志愿的概念
志愿服务一般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①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②志愿精神的产生基于个人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取向,而这个取向又来自个人的背景、教育和经验,来自社会环境的作用。所以,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2.2 志愿精神的文化渊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没有明确提出“志愿”二字,但其精神内涵――自愿、无私、奉献、有利于社会发展,却早有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流派之中都或多或少从不同角度体现着这种精神,笔者在此罗列一二。
道家文化。道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崇尚采取客观的视角和冷静的态度观察研究社会和自然。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其思想中超然、慈爱、淡泊而又海纳百川的精神境界。道家文化之中的“宽容意识”更是了肯定人与物的存在价值,提倡对人对物一视同仁,无有偏私,强调救人善救物,无弃人无弃物,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儒家文化。“仁爱”可谓儒家文化的精髓,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尚书・周官》“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都是反复强调德行修养的教材,儒ツ家的理想人格是成为“圣贤”,所谓圣贤,其实质是内圣外王,即对内要加强自身修养,对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具备仁爱理想、中庸准则、经世胸怀和现身精神。
墨家文化。墨子提出“兼爱”,倡导爱无等级差别,人人都可以为他人奉献自己,《墨子・兼爱中》“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换位思考,那么天下就有望“兼相爱”,社会就ฒ能够稳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就能够和平相处。墨子的这一思想也使得人从自然属性中升华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从而获得社会性的意义。 法家文化。法家思想极力推崇以法治国,强调“法”“术”“势”(“法” 是由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术”国君为了支配他的大臣,运用的谋略和手段,驾驭官吏,维护君主的利益;“势” 是权位、势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重要性。因此有人认为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反对德治,其实不然。韩非子批判儒家“仁义”,是出于当时社会动乱环境的考量,从政治角度出发提出法治的方略而反对仁,对于一般的道德问题,他提出“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其实质就是把道德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将法与善统一起来。
宗教文化。佛教和道教是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两大教派,其教义中不乏德与善的思想内涵。佛教要求信奉者有“慈悲为怀,上弘下化”的心胸,“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觉悟,以及“布施”“济世”的精神境界。在道教之中,更是把道德情操和修仙养道紧密结合在一起,“若要真行者,须是修仁蕴德,济贫救苦,见人患难,常行拯救之心” “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 仙道自然不远也”。
2.3 志愿文化的功能
志愿精神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把志愿精神内化到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充分发挥志愿文化的功能,对于指导现代化建设、推动人的自由全面 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激励功能。志愿文化的核心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反过来激励着志愿者保持更大的热情投身志愿活动;另一方面,志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令人感动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第二,凝聚功能。志愿精神根植于传统美德和道德文化,这种传统道德和道德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而这种高于一般认同的理性认同,是使人们产生亲和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力量。志愿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对志愿服务活动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把全社会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志愿服务成为全民运动。
第三,调节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发掘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助人为乐的理想,满足自己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志愿精神的传递、以及志愿活动中的情感流露,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帮助人们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志愿活动一般都是指向社会上人们普遍关心的,或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志愿文化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问题,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志愿文化的发展关系到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矛盾冲突的调和化解。
第四,教育和示范功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时代都需要有自己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通过其代表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③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感人事迹,能够使感染更多的人、 更多的社会团体投身到了志愿行动和公益事业当中。这就是志愿精神所具有的示范功能的作用 。 精神楷模的示范功能,就在于能够广泛地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去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3 弘扬志愿文化,促进社会文明
近年来,志愿活动热潮涌动:抗震救灾、扶贫支教、奥运志愿者、世博志愿者等等各式各样的志愿行动层出不穷、志愿队伍异军突起,不仅给社会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以其志愿、奉献、无私的精神魅力不断地号召着更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如何将志愿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将志愿行为渗透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重视志愿文化培养,不断突破理论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虽饱含奉献、无私、互助的思想,但志愿精神并没有独成一体,对于志愿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志愿文化理论建设,将志愿文化融入到中国文化大体系之中。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志愿文化的先进成果和有效形式并积极借鉴,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找到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志愿文化发展道路。
其次,志愿活动需要制度保障,必须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志愿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志愿活动,而任何一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一套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志愿活动也不例外。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的总要求,各级团组织加强管理,注重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党政支持、团组织承办、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服务工作格局,使志愿行动有章可循。
第三,以培养志愿文化自觉为目的,志愿文化的内容、形式方法必须多元化、多样化。志愿文化要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特征,不断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理想,使其进入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之中,把志愿精神内化为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如此一来,志愿行为便不再局限在社会团体或个人组织的活动之中,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的社会面貌。
最后,志愿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这里包涵两层意思:一是文化管理。文化工作者将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以文字、广播、电视、教授等方式呈现给人民大众,需要相应的管理。二是志愿活动的管理。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志愿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也在相应地扩张,创新志愿活动管理机制,使志愿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才能够真正实现志愿的目的。
4 结语
志愿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是与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当前志愿活动的开展已经开始向世人展示志愿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今后,随着志愿文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志愿文化散发的无限魅力,必能为实现社会和谐繁荣贡献巨大能量。
注释
① 卜杉杉,张森,王雨轩.民间志愿者组织调查研究――以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社为例[J].新课程:下, 2013(9).
② 丁元竹.中国需要理性、可持续的志愿服务[J].中国社会保障,2008(7).
③ 李虹.新时期先进典型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参考文献
[2] 苗伟.从理解到解释:文化的哲学释义[J].云南:云南社会科学,2010(3).
[3] 汪振军.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J].河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4] 沈建良,傅忠道.志愿精神:先进文化的典范[J].北京: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
[5] 任建东.志愿行动成功的五大要素分析――公民道德在渐进中提升[J].北京:唐都学刊,2010(1).
[6] 牟钟鉴.论道教道德的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