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廉政文化的内涵界定及理论溯源
一、文化的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大学廉政文化首先应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论及大学廉政文化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简要巡视一下文化概念的内涵。据学者考证,西方文化一词最早具有耕种土地耕耘之意,后演变为人▼们在理智、道德等方面有着良好修炼的存在方式,也指良好的品格、学识、艺术等,到了近代,文化大都在文明的意义上被使用,指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风范,涵盖了习俗、技艺、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 对应的中文范畴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比较早就存在的词汇。从字面含义来看,文一般是指纹理,而化则代表着变易、生成、造化等。而文与化并用,构成文化这一范畴,则可以追溯到战国末年《周易》的《贲卦彖传》,文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表述,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也是用这段话来解释汉语中的文化的起源。他指出☮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表明,治国者要观察天文,以洞悉天下大事的变化,也要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从词源比较来看,虽然东西方语言中的文化含义有所差异,但我们从文化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的文化概念,都突出了文化的人为性质,是人所确立的不同于自然秩序和生存本能的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人的传统、习惯、伦理、纲常、价值、规范等鲜明地表现出来。归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化是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这里论及的文化植根于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是人的需要和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存在于人化自然与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的机理性的存在,因此,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血液一般融入人之存在的整体,从内在和本质上规定着人。
二、廉政与廉政文化
廉政自古代起,一直受到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和推崇,廉政在我国历史上首先被理解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是儒家所尊崇的仁政的重要内容。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礼记》进一步发挥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这段话说明政治活动应该公正、清正,若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阶级的管理,需要统治者公正、清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不仅如此,保持廉政作为衡量为官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历代官员还起到了警示作用,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社会中,廉政、公正与平等被视为立法、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基本准则,是政治活动的基本要求。以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为例,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把廉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其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党徽中间白色部分即象征着廉洁与正直。新加坡政府通过实行一系列对贪污腐败现象零容忍的制度,对贪污腐化者予以重罚,为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廉政作为一种人的品格规定,在伦理道德领域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操。欧阳修在《廉耻说》中写到:廉耻,士君子之大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些经典论述都表达了一种道德诉求,即要想成为君子,必须具有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主持正义的品质,具有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气节,一句话,应崇尚淡泊明志、勤俭奉公,具有廉洁的品格。可见,廉洁是我国古代君子的优秀品德,代表了人在道德领域的高尚风范,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很有才华,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处理问题很适度,但只要他缺少廉洁这一品格,那么就不能被称为君子,廉洁是我国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高尚、是否能被称为君子的重要标准。
廉政作为一种文化。我国古代社会中,对廉政、廉洁的论述颇多,有着很多可歌可泣的廉政故事,但这些廉政现象大都停留在官民思维范式下,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没有达到文化维度的自明。新中国成立,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对廉政建设始终高度重视,是廉政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逐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要求,从文化自觉的维度,继承和扬弃了古今中外的廉政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了廉政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马克思曾对廉政政府作过阐述,马克思认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决定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列宁把腐败称为国家机构中的脓疮,建立了系统的关于党的学说,其中关于党必须建立极严格的纪律的思想,关于执政党要注意提高党员质量的思想,关于党应当积极从事政治教育、战胜本身的弱点和缺陷的思想等,在今天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廉政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建设目标,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反腐败等一些反腐败的部署,已经成为时下社会上的流行语。由此,新一届中央把宏大的廉政文化建设与微观的廉政文化践行紧密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的营造与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期盼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了廉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使廉政、廉洁在文化维度上获得自明。廉政文化作为人们关于廉洁社会的理想和实践的一种崇尚,必然具有文化的本质规定,即它总是从人的存在、从人性的高度和深度,影响、引导和规定着人,同时,廉政文化又以廉政为主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集中反映了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综合体现了社会制度对政权建设特别是廉政建设的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
三、大学廉政文化的内涵
开展系统科学的廉洁教育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使命、使大学生养成健康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廉政与文化、廉政与大学校园的关系出发,大学廉政文化是人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中的廉洁品格在校园文化中的集中反映,是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内形成的关于廉政制度、组织、体制、机制、意识形态的总体的文化现象,高校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形式主导和影响人们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弘扬正气,反对腐朽思想观念。其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廉政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魂密切相连,作为一种文化底蕴,如血液般流淌在高校的机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风和学风,在规范高校权力运行、预防高校学术腐败、筑牢高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防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大学廉政文化建设面向作为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广大学生,通过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努力培养学生的廉洁思维,将廉洁意识与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规则、平等、自律、创新等观念相融合,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廉洁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重要标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
第三,大学廉政文化在深层维度上,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整合了传统的廉政概念。现代大学廉政文化代表着一种高尚、勤勉的学习、生活和管理方式,通过大学的教化和启蒙功能,将廉政 ☹文化的养成和培育内化到大学的教育管理诸环节,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上将廉政塑造为现代人的内在本质,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廉¿政和大学精神的内在融合和真正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