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之探析

时间:2024-12-26 01:43:5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留白”,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关键词】语言训练;知识观;语感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它既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并且主要是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而需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格式》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中,知识和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适当的方法,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强记强训。另外,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形成过程应积极主动,重视情感体验,才能转化成素养。因此,三维目标必须整体推进。

二、语言训练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担忧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教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教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树立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同时又扎扎实实。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

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教师提问:“你觉得小葫芦可爱吗?可爱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它的可爱吗?”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悟,然后教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棵葫芦的样子,最后让学生结合图形,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如:在《白杨 》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白杨树特点时,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高大挺秀”一词,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一看白杨树,说说对作者的描写有什么疑问,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这个词,是作者夸赞白杨树,告诉我们那普通的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这个“秀”流露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本来白杨很一般,我们也常常见到,并不美丽,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丽的。教师提示学生:一个“秀”字也写出了白杨树的品格美。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生才会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完整的理解,才能谈得上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训练。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留白”,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如:《坐井观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学生会想到,很多的高山、大海、河流、森林、果园、城市、山村等,和小鸟一起感受天空的无边无际,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再如:《曼谷的小象》中,阿玲指挥小象为我们排忧解难,是通过“拍拍”、“摸着”它的鼻子,“贴贴”它的耳朵,“指指”车子等动作来完成的。其实,这是阿玲和小象多年来形成的默契,是他们之间特殊的交流方式。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把阿玲的这些指令变换成我们的语言。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说清指令。这样做,既✍达到了训练思维与语言的目的,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与运用。

(4)注重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而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

总之,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并施以一定的科学方法,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