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考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人

时间:2024-09-20 09:32: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学生 化学课堂 探究

[论文摘要]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传授向知识的运用与发展的过渡。《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强化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善于与人合作,团队精神”,这要求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而“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关键的一环。概而言之,探究性学习之“探究”,不是因循、不是复制、不是抄袭,不是接受;“探究”是属于创造的,是凸显个性的,是强调自我的,它的前提是思考。而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它的使用主体学生来说,不仅是¿探究,更是学习;是在探究中学习,在个体主动的思考中学习。无论怎样,探究性学习中的“探究”和“学习”应该是定位清楚、目标明确的,否则就会颠倒主次,舍本逐末。以下是我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谈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因此,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特征之一,就是讲授法垄断了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绝大多数也是教师课前设计好答案,并要求学生的回答也♪应与其相同,导致课堂教学单调、沉闷、效果低微。而“探究性学习”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到自主思考的状态中。有助于学生主动展开思维,自觉地以研究者的态度投入学习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 ϡ部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而展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真正进入了主动学习的情境,也才真正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在课堂里的实质内涵。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但新知识的接受,主体在学生,如果学生本身处于被动地位,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肯定学无所长。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发扬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化学习题课中尝试突破讲台的界线,让学生走上讲台演一个片段的教师角色,教师融入学生中做一个片段的学生角色。

传统的教学是学生上台板演,将他的解法写出,然后由教师分析讲解学生的解题方法,得出正确结论,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由学生自己来分析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由台下的学生和教师提问,台上学生回答。对于这样的课,学生个人感到新鲜,有趣满足了现代学生喜欢参与,表现自我的心理。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发现自己智慧的力量,自觉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小组合作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由此可见,要创新,就要正确引导,使他们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施教,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能力呢?我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来培养探索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有利于均衡发展学生的认识,情趣和技能。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 ,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常出现的部分学生处于“旁观”地被动学习地状况,赋予全体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

三、创设课堂讨论氛围,重视学生多维发散的培养

多维发散法是指在研究问题时,从某一信息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命题变换,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从而产生新问题、新信息思维方法。“探究性学习”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讨论活动。它使教学气氛活跃,师生情感,心灵与整个教学程序产生和谐共振,可采用课前、课上、课后讨论。

例如,在学习SO2性质时,我让学生练习下面一道题♀:SO2与Cl2均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即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变

学生讨论后的答案是A,理由SO2与Cl2均具有漂白性。由此我对此题作如下分析发散:

发散一:在一定量的品红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SO2,再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结果为:①品红溶液褪色,再通入Cl2无明显现象,②品红溶液褪色,再通入Cl2会恢复原来颜色,原因是SO2的漂白作用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通入Cl2☯会恢复原来颜色,原因是SO2的漂白作用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通入Cl2后,Cl2会与不稳定化合物反应,故会恢复原来颜色,故通过讨论一致同意第二种观点。

发散二;在一定量的品红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l2,再通入等物质的量的SO2,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结果为品红溶液褪色。再通入SO2无明显现象,因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是强氧化剂,是永久性漂白。

发散三:在一定量的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现滴加品红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学生讨论分析结果为Cl2+SO2+2H2O=2HCl+H2SO4品红溶液不褪色,通过多维发散,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发散四:上面三种情况中,将品红溶液换成KMnO4溶液,溶液颜色变化又将如何?

经过如此多种发散,学生们的思维就呈“万马奔腾”之势。在分析讨论中,根据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不同,品红溶液和KMnO4溶液的性质不同。上述每种情况的结果不一样。表明原题的标准答案仅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情况。

总之,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这是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每位教师都明确认识;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学生发现创造过程,以学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使学生自觉、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2]周宏,《主体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冯克诚,《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