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时空――百台国产模型发动机剖析(36)

时间:2025-01-13 07:17: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航模运动逐步恢复,航空模型发动机也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二行程电热式发动机为主ย,压燃式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及多缸发动机共同发展。主要特征:采用三驱气口回旋驱(扫)气(即Schnuerle扫气,我国曾译作施努尔里或许纽勒扫气);活塞、汽缸材料采用高硅铝与铜内壁镀铬(ABC组合),或高硅铝与铝合金内壁镀铬(AAC组合)。这一时期,我国航模发动机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高,无论内在质量还是外观,均可与外国优秀发动机媲美;竞赛型发动机在世界赛场名列前茅,屡破世界纪录;无线电遥控型和大规格发动机迅猛发展。同时航模发动生产单位增多,品牌和产量猛增,并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满足国内需要,到逐步销向国外,我国成为了世界航空模型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国之一。笔者将介绍1978年以来我国设计制造的航空模型发动机的部分产品。

“清江”1.5压燃式航空模型发动机❥(以下简称☼“清江”1.5D)和“清江”1.5电热式航空模型发动机(以下简称“清江”1.5G)是一对孪生发动机。如此“孪生”产品在航空模型发动机大❅家庭中很少见,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在我国仅有这一对。

“清江”1.5D和“清江”1.5G均由清江航空仪表厂张辰辰设计,于1980年试制成功,1982年面市。二者各生产了几百台,属普及型多用途发动机,是我国航模发动机发展步入新阶段的第一批产品,明显带有过渡特征和试验性质,主要表现在:

1.虽用了三驱气口回旋驱气,但活塞和汽缸的材料仍采用铸铁和钢的组合。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可避免制约因素较多对进度的影响和增大投入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普及型发动机,活塞、汽缸采用铸铁和钢材可降低售价ว,有利于航空模型活动的普及。

2.这两种发动机的驱气道均由汽缸的3个驱气口向汽缸下端延伸,加工成3条通透的长孔,在发动机装配后与机体内壁和活塞柱面构成。当活塞到下止点时汽缸驱气口尺寸最大,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减小机体驱气部分尺寸和发动机的重量。缺点是可能会引起汽缸变形,影响发动机运行和性能。这样适合小规格发动机的驱气道结构在笔者所接触到的3驱气口回旋驱气发动机中还未曾见到,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3.这两款发动机有5个不同的零件(包括电热塞及两个局部加工尺寸不同的零件),只需从全部19种零件中调整5种,即可从一种型式改成另一种型式的发动机。若再仔细些,曲轴的径向进气通流孔取相同的直径,仅以改变吸气喉管的直径得到不同的吸气角,则只需调整4个零件(改变20%)即可,可谓构思巧妙。

上述3点也构成了“清江”1.5D、1.5G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普及航空模型活动,对小规格普及型发动机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甚至是具有方向性的尝试。(未完待续)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