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论下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论文

时间:2024-12-26 03:08:2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幸福是人们一生的追求,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调控,培养心理健康意识,逐渐学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幸福论为指导,确定价值取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一、实现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幸福与心理健康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第一,实现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诺丁斯指出“幸福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好的教育应该对个人与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1〕。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它应该达成教育的整体目标。第二,社会发展要求把人生幸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当前,中国社会在急剧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而心理感受与物质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眼点在于病态的心理纠正与治疗,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排除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上,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学校中学生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数不断增加,可进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学校心理咨询是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但心理咨询者往往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服务,学生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探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幸福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心理幸福的关注,帮互助学生实现人生幸福。以幸福论为基点来审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现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相互脱节

从理论上讲,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幸福为个人的幸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但是现阶段的中国,着重强调社会的幸福而对个人的幸福关注较少。“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是从政策方面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所做的一个整体规划。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人们的幸福感指数不高在其中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把握人生幸福,做到心理适应、人际和谐、幸福成长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幸福,更在于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全面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达到社会幸福。这样,社会群体就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既然社会群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那么所采取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应该是针对全社会,至少是针对某一群体的。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以往,以心理问题为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疾病与健康状态是两种对立的状态”〔2〕,消除了疾病就意味着得到了健康。每年开学,很多学校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是少数甚至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学生,其他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几乎被忽略,从而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被动。学生的个体的幸福在缺乏关注的环境中也很难得到保证。

(二)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混为一谈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很多人都把心理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把学生的道德问题误认为是心理疾病,或者把心理问题道德化,以至于在道德讲堂中讲解心理疾病的各种判定标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心理幸福等同于道德幸福。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3〕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บ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4〕心理健康教育被视为德育的一个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在学校中,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就将学生归类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很少用比较科学的心理方法来辅导。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经常性的举行讲座等等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一个高姿态的形式来传播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常识,这是用道德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沟通为基础,使人们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道德教育,但是也不能与道德教育相互排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相脱节

幸福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是协调一致的。现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大多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情绪调整、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确实在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当下状态,其目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观内容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但是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和体系却不统一。这就导致了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万能化的方式来处理所有的内容。教师过于注重心理辅导的方法应用和程序的设置,对于预约流程、咨询时间和次数以及问题的设置都进行了结构化。这些形式化的设置和流程导致教师对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忽略。在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中,教师往往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致力于帮助他们消除阻碍其实现当下幸福的主客观因素,而对人生幸福的丰富内涵却忽略了。

(四)幸福追求过程与结果出现偏差

根据幸福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受教育的结果是否幸福很关注,而且对他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是否幸福也同样关注。现阶段的中国,心理学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死板。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不明晰、课堂教学设计不透彻、教学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让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本真的面目。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局限在书本框架范围内,在课堂上努力向学生灌输一些积极情绪的调节方法、职业规划方向等或讲述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系,要求学生记忆生疏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和基本规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枯燥的知识传授,简单的知识灌输,不但起不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的目的,反而导致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感。从目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单调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学生的“痛苦的源头”。

三、明确幸福理想,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理想。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主体维度,生存与存在的目的维度,理性与非理的内容维度,以及结果与过程的结构维度之间均衡调节,互相兼顾。

(一)注重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总结以往的理论观点和在实践中的认识的基础上,认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关注群体,也应该关注个体,幸福的个体才有利于群体的幸福。如果不幸福的个体增加,那么群体的幸福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幸福对个人幸福有明显的决定作用,能大大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幸福的浓厚氛围也容易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6〕。可见,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社会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基础和支柱,个体幸福离不开整个社会幸福感的提升。社会幸福无法实现,个体幸福也失去支撑,难以长久,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幸福的背景和条件。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承载地,一方面,应该营造浓厚的幸福氛围,让学生在幸福的感染下接受幸福的教育,在实践中感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坚守提高教师的幸福感的前提,教育应是幸福的教育,教师正是幸福教育的指导者,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ฉ水平,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的、大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观,并鼓励学生为了这个理想不懈奋斗,让学生意识到在实现个人的幸福之后,也要追求更高的幸福,那就是社会幸福。其次,在关注社会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幸福,不幸福的人总有它不幸福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因人而异,要让个体幸福就应该对症下药,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好做到药到病除。在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大量研究表明,“幸福者大多拥有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这些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使得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7〕同时,要提高学生对主观幸福的认知能力,要树立正确的幸福标准,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幸福。

(二)注重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有机结合

幸福,是人们自觉到或感受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实现后所产生的精神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在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的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可以融合的地方,特别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以各种活动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相似的方式展开。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在教育内容上尤其可以有机结合,道德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课作为主要的手段,而且这门课受到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关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中去,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各方面的挫折,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很多时候,心理问题与人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幸福就在于成为有德者和心理健康者,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是幸福的目的。

(三)注重追求幸福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学生丰富的生活环境,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个体的差异性。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实际工作中的因材施教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激励学生或处罚学生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找到病源,才能药到病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不能过于强调灌输教育,内容也不能过于乏味,这就要求形式必须要多样化。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要以积极的主观体验为重点,在确定课程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启发性的主题。课程的内容要生活化,要能够体现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幸福的主题,要能够把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结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及能力等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化教育,采用的形式可以有角色扮演、讨论、心理测量、行为矫正等心理学方法,也可以采用课堂教育、小组讨论、走进学生宿舍、家人同学之间互写感谢信等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可以通过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

(四)注重幸福过程的体验与结果的有机统一

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旨趣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节方法,也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可以说,“为了幸福而教”是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为了幸福而学”应该成为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个体在实现人生目标或者达成某一愿望之后的一种快乐的主观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幸福,学会体验幸福,学会珍惜人生的幸福,达到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幸福的指数和社会幸福的环境及其条件,要帮助他们积极体验当下的社会幸福,在社会幸福的背景下,学会去调节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逐步地实现个体的幸福。在心理辅导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要帮助他们积极接受“正能量”,创建幸福分享氛围,要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让学生体验“中国梦”和“个人梦想”的一致性,帮助他们把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终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学生体验人生幸福的教育,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通过生活体验来加深对幸福和健康的理解,做到幸福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幸福中开展教育,在教育中体验幸福;通过教育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促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幸福人生奠基。以学生幸福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在幸福的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无限的遐想、好奇的追问、惊叹的创造、情感的互动、理念的冲撞、思维火花的迸发、潜能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课堂便真正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温床、精神发展的殿堂。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