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时间:2025-01-13 06:43:5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着重分析探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以期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网络道德 教育

然而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网站、暴力新闻、“西化,思想等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的大学生。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也给我们这些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网络道德必须走进大学生活,它可以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文化层次高、思维活跃、关心国家大事的特点,但同时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也不够成熟。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和宜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晌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他们可以在网上冲浪、发“伊妹儿”,与亲朋好友相互交流、加强沟通;在网络世界中畅游,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新闻、科技动态;在电子论坛、在线栏目里点评天下大事,关注祖国命运。学子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

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附带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东西方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化和价值目标的模糊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比较突出的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网络犯罪的滋生。在网上世界中,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法律的权威性均被弱化,网络侵权行为在大量重演。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一旦成为网民就有可能目无法纪,传统道德中的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大学生的约束,在网上世界中形同虚设.据报道,湖北省黄石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王群在2001年8月,以“花花公主”的网名,先后侵入“中国大冶”、“科技之光”、“黄石热线”等网站,涂改网站主页,导致这4家网站无法正常运行.而由校方提供给司法部门的材料却称:“王群同学入校两年,学习刻苦,专业能力强,为人忠厚诚实,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无违纪记录.”1998年我国第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几年前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学生的玩笑之举等等。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制订切实可行的网络行为准则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黄色信息的传播。信息内容一般来说带有地域性,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超地域性,色情信息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这就使得一些黄色信息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无障碍地传播开来。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对我国青少年的危害更严重。据报道,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西方文化的侵略。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上交汇,特别是西方国家借助于网上优势,倾销西方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道德、文化的冲突。一些国家还通过互联网发布恶意的反动信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上网可以以网名代替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这就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识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而且国际互联网上的电脑黑客、色情内容、网罗犯罪急剧上升,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势所逼。

2大学生应该处理好网络道德中的几个关系

2.1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系

现实空间是我们大家熟悉并生活其中的空间,虚拟空间则是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情感的另一种生存环境。其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数码化”或“非物体化”的特点,信息传播的范围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取得信息模式具有“互动化”和“全面化”的特点。这两种空间共同构成人们的基本生存坏境,它们之间的矛盾与网络空间内部的矛盾是网络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2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

在虚拟空间中,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与在现实空间中有很大不同,人将摆脱各种现实直观角色等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而在超地域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信息社会中并不完全适用。而且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传统道德而拒斥虚拟空间闯入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也不能听任虚拟空间的道德无序状态,或消极等待,其自发的道德机制的形成,因为它将由于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密切联系而导致传统道德失范。

2.3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的关系

在网络社会中,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出现了矛盾:一方面,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磁盘所记录的个人生活应该完全保密,除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计费的依据外,不能做其他利用,并且收集个人信息应该受到严格限制。另一方面,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他的网上行为应该记录下来,供人们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监督,有关机关也可以查寻,作为执法的依,以保障社会安全。

这就提出了道德法律问题:大众和政府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阅网上个人的哪些信息,如何协调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不解决,网络主体的权益和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道德约束机制就不能形成,社会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江总书记曾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对应这种挑战。”对大学生来说,提倡网络道德,用道德来自律.对大学的管理者来说,主要的是“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尽量抵制负面效应,以利大学生健康成长。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