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维视角看旅游本真性
本着深入学习有关旅游本真性问题,进一步阐释旅游本真性的理论知识,在众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此研究主要从“旅游本真性概述”“旅游本真性与舞台化真实”“旅游本真性与文化冲击”“旅游本真性与商业性好客”“旅游本真性研究在后现代社会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用辩证的态度分析论证旅游本真性问题。其中“旅游本真性在后现代社会的意义”问题的解释将对现代旅游业的认识分析、规划设计、应用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于“本真性与旅游”这一话题更多的研究是来自于西方国家,而对于经济全球化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趋势的后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锐不可档,旅游业在每个国度中所占的战略地位也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有关旅游的学科知识也应运而生,如果一个国家的软文化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在其背后绝不会有与之相匹配的物态反应。换句话说,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对某事物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或认可,就不会形成某事物的具体形态。当前形势下,与旅游概念关系极为密切的本真性问题成为了各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由于各个国家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文化的差异,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但综合各种观点和理论,对于本真性的存与否还没有一种绝对的论据作支撑。对于本真性在不同旅游吸引物地背景下只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论证才不失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途径,而后的观点也会呈现出一种增加此概念的广度和深度的大体趋势。
一、旅游本真性概述
(一)旅游本真性的产生
“本真性”亦称“真实性(Authenticity)”源于希腊语的“authentes”,意为“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由于被用作多个语境和层面,本真性是一个很难被定义的概念”(Golomb,1995:7)[1],最早用在博物馆,用来陈述博物馆中的一切物品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价格与价值是相匹配的。当旅游者进入某展览馆看到此物是“真实”的,就会感叹:“原来此物的价格如此昂贵,那它必定是真实的、是存在的”,后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出现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旅游行业中,西方旅游评论者和研究者开始展开一场旅游与本真性关系问题的讨论。
那么旅游和本真性到底有何关系呢?学术界上出现了两大派别,一类是以美国历史学家珀尔斯丁为代表的“消极派”,他认为旅游活动中的现象是一种不真实的“伪事件”,旅游者所经历过的其实是旅游经营者事先设计好的、失真的旅游体验;一类是以美国社会学家麦肯耐尔为代表的“积极派”,他认为旅游的本真性是存在的,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去寻找本真性,不管这种本真性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但都是真实的,即使是一种物化的人类劳动也是旅游从业者真实表现所在。
(二)旅游本真性的发展
随着旅游的发展,如今可以将本真性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是以泊尔斯汀Boorstin(1964)、麦克耐尔MacCanell(1973)为代表提出的“客观的本真性”,认为旅游中的体验来自于原始吸引物给旅游者的体验,而这些原始吸引物大多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始终保持原真性;第二发展阶段是以布伦纳Bruner(1994)、科恩Cohen(1988b)、霍布斯巴恩和兰杰尔Hobsbawn&Ranger(1983)、科纳Culler(1981)为代表提出的“建构的本真性”,认为旅游本真性是被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把期望、想象和偏好等赋予到旅游产品之中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真实性,使其同样一种产品具有多种不同的真实性,实际上这种真实性是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是由多种感情色彩建构起来的;第三发展阶段是以伊科Eco(1986)、布西亚Baudrillard(1983)为代表的“后现代的本真性”他们不依赖于原作品的真实存在,而是追求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和“逼真”状态下的旅游现象;第四发展阶段是以王宁Wang Ning(1999)为代表的“存在的本真性”这种本真相对于前三个阶段的本真,更加脱离了原作品的价值,而是寄托在旅游者本身寻找的真实的自我体验。)
基于本真性的四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一种从客观真实性向主管真实性再到主客相结合的真实性转变的变化过程,也从单一的角度向辩证角度发展,珀尔斯汀、麦肯耐尔的客观真实性抓住了事物发展的根源,为后面的构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种思想已无法被现代学者所接受,王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解释,这种解释将旅游的本真性的形成既含有原产品客观主义的元素,又含有旅游者本身的感情倾注,还含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家庭角色。即本真性具有三个层次―客体、自我(主体)和家。
二、旅游本真性与舞台化真实
所谓的舞台化真实其实是一种前台演绎,是相对于后台而言的,根据Goffman提出的前后台区域结构理论,他利用之间的区域间隔来说明社会关系的建立,前台就是一种提供给客人与主人以及服务人员相互交流、沟通的场所,在这里旅游者可以找到舞台演绎的本真心,即舞台化真实。而后台就是一种只供主体人员筹划、排练、准备的工作场所,旅游者是无法看到发生的一切。例如酒店的洗衣房、餐饮店的厨房和锅炉房、大型演艺晚会的幕后现场等等。MacCannell对于Goffman的前后台区域结构理论提出了怀疑,从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相互关系的角度,他认为在前后台区域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更加细分,从前台到后台应该分为六个过渡阶段。
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即Goffman所描述的前台,没有加入后台的元素,但对于游客来说,旅游就是为了寻找当地的原真性。此时的游客开始萌发一种想要进入后台的趋势。
第二阶段:为了使游客能够找到当地的原真性,增加其对旅游兴趣的期望值,旅游经营者刻意将前台融入部分后台的元素,缔造一种“假象”,但这种对于游客来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这一吸引物是否能够达到旅游者心目中的真实性还得由吸引物本身的质量和游客的偏好程度综合来决定。
第三阶ฝ段:在这个阶段还是以前台作为背景,地理位置毫无变化,但整个的装饰元素却是后台那一套,这无疑为游客去寻找原作品本真性又近了一步,但这并不能保证所有的旅游业者都能感受到他们找到了本真性,因为在这里存在了一种位置的交互性。与原始的状态是存在差异的。也许这种改变了的状态能够增加游客的旅游兴致和体验乐趣,这依然只能说明开发者对产品模仿的逼真度更高(例如“深ฅ圳野生动物园观虎”,这一事例就是将传统的人来笼外观虎的观虎模式改变为人在笼内观虎,从位置上做出了调整,从而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对于游客来说,老虎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中,要求的生存空间比较广,将老虎迁到动物园改变了它的生存空间,这是第一种从位置上的移动;人与老虎的位置迁移是第二种位置上的移动,而第二种位置上的移动就是类似于老虎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因此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这种效果依然能够使得游客兴致而归,找到旅游的本真性。 第四阶段:为一后台区,但并不为游客所开放,只为外人开放。因为这一区域对于经营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也许掌控的业务经营的秘密或某些热门事件关系到企业的美誉度和声誉度。
第五阶段:为一后台区,不为游客开放,但偶尔会让游客做短暂的观察和停留,比如:酒店的计算机系统控制中心、厨房、产品储存室,某文艺演出的彩排或预演以及新闻的透露等。
第六阶段:和Goffman的后台区相一致,一个实实在在提供给游客寻找本真性的社会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只为寻找客观主义的本真性或主观主义的本真性,还可以是存在主义的本真性。
对于舞台化真实,我想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站在游客角度看本真性,同样是Goffman的前后台社会结构理论,如果游客事先没有关于后台的概念,那它在前台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哪怕是通过演员精心设计的表演活动,只要这次精心设计的活动能够达到游客心理满足的积极效果,那便具有真实的价值。我们经常讨论的“伪真实”其实是一种相对于原作品的参照反应,如果没有原作品做铺垫,又何来的“伪真实”。另一方面,真实性信息传递的信息源是原作品,即那些没有经过人工改造和加工的旅游吸引物,但仅仅依靠这些呆板的静态物体就能让游客找到本真性,其实不然,本真性真正的缔造者是游客,只有当游客将自己置身于吸引物之中并加之于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本真。而那些存在着的舞台化真实或原作品真实也自然被这一范围所囊括。
三、旅游本真性与文化冲击
科恩对于格林伍德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本真性和文化一样本来就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社会构建的过程,他举出反例―民间音乐人,认为他们尽管是为了钱而为观众表演,但他们同样可能因为有展示他们艺术的机会而激动;也可以为能展示他们的能力而骄傲” ,文化商品化虽然赋予了某些文化一些商业化的性质,但商业化后的文化不但没有破坏其真实的文化内涵,反而能够加强文化的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发展,而且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吸引点,旅游者更多的也是关注文化的本真性,当他们从某一物体上了解了该物体的文化内涵也就达到了目的,满足了内心的需求,间接地起到一种宣传和口碑效应。有利于树立目的地文化的品牌形象,起到保护文化的作用。
当前形势下,很多旅游目的地都渴望保护本地的本真性,但这一愿望又与极具吸引力的经济报酬相矛盾,其实这一关系是不存在矛盾的,只要能够积极看待旅游本真性和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合理开发相关旅游产品。这一矛盾便不再成为突出矛盾,在旅游地规划或旅游产品设计中应该坚持适度原则,一是对于有些文化的开发不会造成文化异化或流失,就可以赋予一些商业化内涵,例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这个节日现如今逐渐呈现出一种从浓浓的宗教内涵演化成商业和群众性的集体活动。这一转变进一步挖掘了关于傣族泼水节的文化内涵,树立了傣族的名族节日传统的形象,促进了云南当地名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而且对于那些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借助一些商业化活动可以减缓其消亡的速度,甚至可以再次挖掘出文化内涵。例如云南丽江地区的洞经音乐,此音乐是一种道教音乐,在唐朝极为盛行,演化成一种宫廷音乐,早在14世纪就传到了云南丽江,由于文化大革命而被静止。之后就逐渐消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纳西人民迫切希望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于是在1986年,成立了洞经音乐乐团,并在英美等国巡回演出。因此渐行在消亡边沿的洞经音乐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保护并发扬光大。)
四、旅游本真性与商业性好客
是否所有的旅游从业者都是一种商业性好客呢?商业性好客是否完全改变了旅游的本真性呢?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各大学者的争论点。
要谈论二者的关系还得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来说,Doxey的案例调查显示:“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一般会经历愉悦、冷漠、恼怒,对物价上升、犯罪、粗鲁及原有文化准则遭受道德破坏表示愤怒)直至对抗,公开地隐蔽地对游客进行冒犯)等4个阶段:
融洽阶段――这是二者关系的初始阶段,游客的到来为当地居民带来了ร新奇感和丰厚的经济收入,游客也从当地居民中收获到热情与欢迎。
冷漠阶段――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较大改变,淡淡的地方风情融入了浓浓的商业色彩,居民地的生活空间受到了占据。
恼怒阶段――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文化带来了冲击,当地人口量的增加超过了环境的最大承载量,旅游者开始对这一现象反感和厌恶。
对抗阶段――此时的主客关系呈现出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地和游客对抗,降低旅游服务的质量,使得游客的体验性下降,满意度降低。
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主客关系已经达到了急剧恶化的阶段,当地居民开始出现外迁,游客由于无法在此满足最初的期望值也开始转往其他旅游目的地,旅游ส目的地进入衰退阶段。
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体,在纷繁复杂的人类活动中,感情构建起了整个关系网络,因此旅游目的地的人类活动完全是一种商业化的活动是不科学的,其中还应该包含一种旅游者的本真性,而这种本真性是通过游客的亲身感受出来的,如果旅游活动缺少了本真性这一内涵,那整个活动将无法进行,即使进行开来也只会是漏洞百出,毫无组织性和协调性可言。
五、旅游本真性对后现代社会的意义
旅游本真性这一研究话题在学术上还没有更多的借鉴资料,此项研究是为了能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某些借鉴意义,对旅游本真性有一个确切认识能够为以下方面做出积极地指导意见:
第
一、所谓的“舞台化真实”,在没有后台这种原作品做参照物的情况下其实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实,现代社会更加关注的是舞台的展示效果,因为这种展示能够吸引现代社会人群前来观赏。更何况舞台化的真实也能够防止部分游客进入后台而破坏了事物的原真性,这强调了旅游开发者©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同时要抓住游客的心理,什么样的产品能够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第
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利用某些文化作为噱头,甚至为其赋予某些商业化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文化的保护的宣传的,只是应该强调坚持适度原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的进行商业化加工。
第
三、现实生活的商业性活动不会存在纯粹的商业性好客,也不存在所谓的原真性好客,只要交易活动中具有商业性色彩,这种性质就不会改变。因此主客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现代旅游业的开发与流转这种不良的趋势,维护好开发者和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者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关系。通过一些补偿性措施和法律法规的保障来消除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