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

时间:2024-12-26 00:31:5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与载体。《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ซ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提出相应的措施与方法。

一、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与感受能力的现状

无论是在欣赏或是歌唱♪曲目中,民族音乐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旦出现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或是民歌学唱时,学生普遍表现出不感兴趣。为此,我在所教的五年级两个班级对学生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概念模糊;有一半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民族音乐,理由是不好听;其中有一个班学过民族乐器的学生只有一个而另一个班没有一个学过民族乐器。此外,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衷,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知之甚少,形成了强烈反差,透过学生盲目痴迷于通俗音乐的现象发现: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兴趣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民族音乐缺乏基本的、系统的了解。这种现状不得不让人在担忧之余,也对我们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二、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与感受能力普遍较低

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音乐能力发展上,小学阶段是儿童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然而,我们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我们往往只注重单纯的欣赏或教唱几首民歌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另外,由于个别音乐教师对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知识相对陌生,因此在备课时往往出现忽略、避开或轻描淡写地解决教材中的民族音乐的相关教学内容,学习任务不明确,教学目标不清晰,从而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相对受到制约。还有就是社会环境与客观现实的影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音乐培训班为学生发展课外音乐学习兴趣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由于一些家长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比例远不及学习✘钢琴等其他西洋乐器的学生,这就难免制约了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的策略

1、重组教材

新教材的闪亮登场,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或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都强调学生对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广大音乐教师要具有合理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例如三年级聆听曲目,二胡曲《空山鸟语》原本属于高中阶段的欣赏内容,新教材卻将其纳入小学课本,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是本课教学的关键。于是,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认识二胡的外型,了解其演奏技法,能辨别二胡的音色;聆听乐曲《空山鸟语》,感受并听辨空山和鸟语两个主题音乐,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为了增加课堂的音乐信息量,我还选取了由其他乐器表现鸟儿鸣叫的乐曲片段作为课外拓展知识,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能将其与二胡的音色进行辨别。这样,既降低了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难度,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音乐信息量。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现代信息技术为音乐课堂注入了活力,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上,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课本教材和课外民族音乐知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同时,教师要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单纯地听与枯燥地讲的单一模式,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自主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3、挖掘传统民族音乐中的时尚元素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引导小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时可借鉴时下流行的女子十二乐坊,用流行音乐的形式来演绎民族音乐,极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在让学生认识琵琶、二胡时,我选取了女子十二乐坊中相关乐器的表演,华丽的舞台背景、张扬的演奏方式、震撼的电子音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欣赏积极性,当学生熟悉这两种民族乐器后,再引导学生聆听教材中的乐曲。 4、搭建实践舞台,在表现中升华对民族音乐的感受

通过校内、校外的音乐活动来巩固和提高学校音乐教学的成效。为此,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音乐活动,为他们搭起实践的舞台,锻炼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认为弘扬民族音乐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上,只有我们认真地去面对和学习,才能以饱满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们亲近我们的民族音乐。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