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课外阅读新课堂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论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本文从当今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出发,结合本校开展的《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课题,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一、制定课外阅读训练序列(包括目标序列和内容序列);二、确立各学段训练重点及训练方法(第一学段——着重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第二学段,着重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第三学段,着重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三、建构多种课外阅读指导课型;四、建立课外阅读多元保障机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堂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能力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老师们训练有素,但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大多只是布置了事,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和检查,因而课外阅读停留在无序状态,学生们的阅读表现为:在阅读兴趣上:阅读显得比较被动、消极,或者仅从猎奇出发,或者是为了应付交差。阅读中随意性较大;在阅读内容上:一般用来读各种图像类的报刊图书,最多的是卡通画与时尚类画报,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读了一些作文、小说、散文等。在阅读时间上: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老师要求读才读。在阅读能力上:阅读速度较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以及文章主要内容、领悟文章中心、表达自己感受、质疑问难的能力较差。在阅读的环境氛围上: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们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种种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我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课题实验,现已初见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课外阅读训练序列
我们把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学段(按低中高年级划分),三个学段同时进行实验。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订出课外阅读目标序列、内容序列。课外阅读目标主要由学段总目标、年集子目标组成。内容序列包括与各年级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以及我们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提供的阅读推荐书目。
以第二学段四年级为例,该学段总目标是: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达到每分钟有效读速200-250字;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能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能归纳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中心思想;能提出疑难问题;笔记以提要、札记式为主,每次笔记200字左右;三年级的子目标是:阅读速度达到200字/每分钟,背诵优秀诗文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运用工具书理解生词;逐步学会精读课文,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的子目标是: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250字,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5万字;学会快速默读文章,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心思想;读后有一定的感受和体会,写出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根据学段总目标和年级子目标,制定四웃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次数及训练内容。第一次,运用工具书理解生词;第二次,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第三次,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个训练内容练习时间为两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有: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科幻作品《儿童科幻小说选》,浅显的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古诗《唐诗三百首》中三十首(不包括语文教材中提供的),供学生课外诵读。
二、确立各学段训练重点及训练方法
第一学段——着重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第一条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确,“教会孩子渴望阅读比教他怎样阅读更重要”,因为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有兴趣才能坚持不懈地阅读,有兴趣才可能形成阅读习惯。
1、创设班级阅读环境,催生阅读兴趣。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专门为读书开辟专栏,内容为“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喜欢的词句”等,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
2、发挥课内阅读作用,指导选择读物。要选择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爱好,文质优美、内容精彩有意思的读物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可以和课内阅读联系起来。如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学完《小抄写员》后,学生被深深的父子之情所打动,此时可推荐阅读《爱的教育》,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书中篇目和故事梗概,吊学生胃口,激励他们课后主动阅读。
3、开展阅读活动,交流阅读成果。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定期测评可采用“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读ฏ书笔记、手抄报、采蜜集等。“赛”即竞赛、辩论赛、百科知识竞赛等。这些测评形式,既能有效的检查阅读情况,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4、参加各种比赛,体验成功喜悦。学生学得或了解的知识多或少,他们或许不知道。那么,有意识地带他们去参加一些语文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应用语文知识,另外,也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多去课外阅读。因为有比才明白自己的差距,就会有一种多读多积累的欲望,就会更加主动地去从事课外阅读
第二学段,着重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对一篇文章,粗读时,了解概要,理清层意;细读文章时善于圈圈画画,如对好词佳句打上特殊记号,对疑难之处画上问号。
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以下阅读习惯:a、阅读要明确目的b、阅读要注重过程。c.阅读要勤于思考要质疑。d.阅读要勤动笔墨。e、阅读要善于查阅资料。
在阅读方法指导中,着重教会学生写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常见类型有下列一些:a做摘记b写提要c写心得d写书评、专题评论等。教师要经常指ฬ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使他们养成习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三学段,着重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
根据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培养下列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会a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能甄别阅读内容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帮助的读物来阅读;,b、自我确定阅读目标。能根据自己阅读水平,确定阅读目标,并能使自己得到发展。c、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喜爱的阅读方式。d、自由抒发感受。谈感想,读片段,演情节,做动作,不拘一格,只要能表达出自己内在的感受就行。在阅读效果上,实现:a有较强的认读能力:对词句的认识能力和按语言结构正确读出的能力。b.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词句、文章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文章结构的能力。c.有较强的记诵能力:对文章内容和语言、写作方法的储存、吸收和重新提取的能力。d.有较强的鉴赏能力:欣赏文章的语言、表现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提出独立见解和质疑的能力
三、建构多种课外阅读指导课型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四、建立课外阅读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 ☻生,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其自身的纵向发展,多鼓励表扬。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都充满希望。
(二)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利用家长会,倡导亲子阅读,建立家庭学习角。创造机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让家长切身感受亲子阅读的种种优越性,让更多的家庭走到亲子阅读的行列中来,年终发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们的参与及对学校的贡献。
(三)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我们把周一至周五下午2点到2:20作为固定的集体阅读时间,2:20至2:30命名为信息交流会,让学生把从报纸、书刊上收集的信息,上讲台交流。每周开设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保障。
以上措施将课内阅读方法指导与激发课外自主阅读结合在一起,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开辟了课外阅读新课堂,把学生们从无序、散漫地阅读引导到有序规范地阅读中,学生们对阅读感兴趣,能辨别什么是好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意义的读物进行阅读,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市区作文、阅读竞赛中获奖面大。
课外阅读指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贵在积累。我们相信,有了课外阅读这个新课堂,它一定会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一定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