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4-12-27 05:33:2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使他们想创造、会创造、能创造,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创设情境;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他们想创造、会创造、能创造,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而奠定基础。

一、发扬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有民主精神来从事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民主化。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那么,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设想,大胆地创新。情绪心理学家利泊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在求实求是的学风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现、探索和创新。可见,营造生动活泼及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培养创新意识的摇篮。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职中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而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游戏活动最容易引起中职生的兴奋感,从而使中职生更好地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组织学生创设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游戏场景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游戏积极性和创新主动性。比如在教学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的时候,把每个宿舍的同学看作一个集合,让他们自己站出来自由组成这个宿舍的子集,同时算算有多少个。数学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游戏的情境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熟悉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其次,游戏的情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等因素。

三、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创新意识

大量的实际教学表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创新的源泉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时,汽修专业可以让学生列举我国国产汽车的品牌有哪些?看谁说得多;旅游专业可以让学生列举桂林的名胜景点有哪些?看谁说得全;服装专业可以让学生列举秋装的款式有哪些?看谁最厉害。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也可以比,把竞争带入数学课堂,利用学生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学习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新者。例如在教学指数的时候,让同学们自己折叠纸,看谁折叠的层数最多,同时能说出最后的层数,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尝试、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数学教学中,每个人都可能有所质疑、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质疑、多尝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给学生多样的活动,多了解学生的能力、爱好,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等。允许他们犯错误,猜测其他人的观点,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多疑、多看、多听、多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场著名的官司: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案件最终以幼儿园败诉而结束。它留给我们的思索至今仍令人回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哪怕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教师都应认真对待,引导学生从“好问”向“善问”转化与提高。

六、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和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自觉接纳新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新意识就更活跃。数学课中有很多可以结合专业知识适合到社会中去考查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走出课堂,到社会去感知,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他们的专业知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ส,促进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提高。因此,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专业技能比赛;外出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人民服务;开展一些“小制作”“小研究”等,把学生的精力和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探索创新的活动中,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既增强了教育功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

七、总结评价,体验创新快乐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因此,对于“创新”的实现者,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用赞赏的语言或赞赏的目光,去竭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更加炽烈,在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新时期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ว识的人才,对于新时期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秉承创新这一宗旨,一定会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邱瑞立.中学数学方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