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5-01-13 05:39:0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创新;培养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迫切希望高等学校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讨,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了社会实践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善于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创建并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化的创造性人才。长春工程学院以评估为契机,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从认识论的高度看,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改革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

1 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社会实践”,尽管从字面上看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新内涵。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特别是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这是我们高等教育中较欠缺的环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并且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因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新品质难以被开发,这反映了我们的教育教学 シ内容离社会实践活动太远。这就是说,学校虽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场所,但学生要获得这些知识,要发现新的知识,接触社会,并得到进一步的锻炼,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精辟论述,至今还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因此,从认识论的高度看,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提高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时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实践以充分证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为培养创新能力在社会实践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措施

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应在搞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开设“第二课堂”,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立诸如学术性、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等各种社团,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尤其是科学探讨兴趣,使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起来,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爱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事实说明,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十几年中国教育界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问题,譬如:教育的内容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与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相结合;教育方法由☁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变程式化、形式主义为多样化、个性化,使学生由单纯被动地“装”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等能力,转 ﭢ变为着眼于发展、着眼于内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落实因材施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人才自行组织与选择活动的方式,决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在那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各种感觉器官活跃起来,其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是封闭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它容易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表现出冲动。所以,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勇于开拓。

社会实践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全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在社会给人才提供创新显示身手的机会与宽松的精神氛围,让他们去闯,在其成功时给予充分肯定,在其失败时不能求全责备;要求社会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与作用;要在机制与制度上健全,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力求在创新的层次、水平、能力、范围等方面有较大提高。高校要注意开发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拓宽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教育教学实习、科研开发等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科技探索,为学生提供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感。

总之,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因此,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参考文献 2 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