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口语训练》教学设计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基础工程。作为高职院校早已开设了相应的一些课程,用以弘扬中华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朗读与口语训练》这一教学方案。
【关键词】朗读,训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朗读在普通话教学、文化生活和宣传工作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朗读优秀的作品,可以更具体地学到艺术语言的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运ล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再者,朗读也☑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以把普通话说得更好,提高运用普通话交流思想的能力。一般来说,朗读对一名高职学生来说,应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三、学生分析:授课对象是大专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故此,实施这次授课方式是切实可行的。
✔ 四、教学设想:这是一次口语训练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重点,知识点的传授不以教师的直接讲述为主,而是由学生通过举例、体会、讨论、归纳、练习等方式获取,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五、教学方法:以“练”为主:登台表演、分组竞赛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语:漫步黄河古道,我们饱览华夏沃土的绚丽风姿;放眼长城内外,我们感悟华夏子孙的博大精深。古老的神州,伟大的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不必说黄山的松、清凉寺的钟,也不必说兵马俑的神奇、丝绸之路的旖旎。单是我们汉语语音就有无限的魅力。阴、阳、上、去四个声调,似春之花、夏之荷、秋之菊、冬之雪。可以倾人间千般情,诉人间万般爱,真可谓说不尽的莺声燕语,道不完的虎啸猿啼。由此可见,语音与其他国家的语言相比,它独领风骚,无音可及。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读准字音,练好发声,力争使我们的声音穿越时空,响遍全球。
(二)温故旧知:(发音练习)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分别选取不同形式的四组字进行发音训练。具体如下:第一组:按同调排列的字。第二组:按四声顺序排列的同声同韵字。第三组:按四声顺序排列、声韵不同的字。第四组:不按四声排列的字。第二个环节:选取发音特点不同的绕口令进行发音训练。提示:语音最基本的单位是音节,一个完整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我们掌握了一个字的发音,就为我们在实际的日常交往或工作中,连续说一段或几段话奠定了基础。连续说一段或几段话就需要朗读,因此这次课重点是学习朗读的基本技巧及进行朗读训练。
语调一般包括:停顿和语速,重音,句调。
(1)停顿:举例:“我看见他笑了。”这句话一般可读为:“我看见,他笑了。”或“我看见他,笑了。”
由此可见,一句话停顿的地方不同,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停顿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上或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停下来换换气或使结构层次分明;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停顿和语速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说话快的时候,停顿可以适当减少,说话慢的时候,停顿可以适当增加。举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上阕,马致远的《秋思》同是描写秋天之景,一个是热情奔放,生机盎然,一个则是低哀回转,肃杀萧条,感情迥然不同,色彩冷暖各异。
因此,读时要掌握各自的语速,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
(2)重音:举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一般可读为“有的人活着,他(重音)已经死(重音)了; 有的人死了,他(重音)还活(重音)着ท。”这样读就能准确的表达这句诗的意思。
这句诗表达的含义是:有的人虽生犹死,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肉体生命尚未终结,实际上只是一堆会行走的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些象鲁迅一样肯给人民当牛作马的人,虽然死了,其精神生命则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重音也叫重读,说话人根据表达语意和感情的需要,故意把某句话、某个词组、或某个字说的重一些,这就是重音。
恰当地运用重音,对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3)句调:举例:①你吃饭了吗?(疑问句)②你吃饭了。(陈述句)③你吃饭吧。(祈使句)④你吃饭了呀!(感✞叹句)
每个句子都有语调,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恰当地运用语调,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语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起着润色语言的作用,促进思想沟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四)综合训练:1、抽号朗读。根据所学的知识,练习朗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分别选取“散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婉约、豪放)”各一段,制作在卡片上,随机抽取进行朗读。
2、分组表演。
(把全班共分成5组,限时3分钟,随机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