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动课的界定——谈对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 依据国家教委关于1993年开始试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阶 段的课程是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这一新的课程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 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主张为指导,吸收国外各派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建立起来的新型教育观,进一步优化了课程 结构。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培养目标及造就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这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 对小学、初级中学教学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发展。新的课程计划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 将学科课和活动课一并纳入课程体系。在以学科课为主的同时,使活动课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重大 举措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使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步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
ม一、活动课的理论依据
世界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向我们表明,自18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国中小学课程设置情况与不同历史时期 的教育派别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仅以传统教育派、现代教育派和新传统教育派对各国 中小学课程的影响为例,分别加以阐述。
首先,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在夸美纽斯、洛克和卢梭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适 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和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以发展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理 论根据,在教育史上首次完成了学科课程理论的奠基工作。赫尔巴特提出的学科课程理论,以及关于教学的教 育性、系统性和教学形式分段等一系列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德国,而且对整个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中小学 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可❣以说,世界各国迄今为止的学科教学模式与 传统教育派的教育思想是分不开的。 再次,以标榜各种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新行为主义等)为代表的新传统教育派,他们倡导的教育 思想对现代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具体背景是:当人类社会进入本世纪 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教育对国家需要的直接或间接贡献, 因此政府对教育的干预有所加强。特别是美国,在原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厍蛭?星以后,为加 强自己在世界的地位,通过制定法规增加教育投入,以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所谓新传统教育派就是在这种 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他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各自的教育思想,但也不乏共同之处。这里仅以结构主义的代 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为例,对新传统教育派的课程理论加以重点介绍。他们针对杜威等人全盘否定学科课程 的教学,并把活动课程推向极端,从而导致对儿童的放任自流和知识质量的下降提出了尖锐批评,故被称为新 传统教育派。实际上,他们只是打着恢复传统教育派和反对现代教育派的幌子,其真正目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 展的需要,吸收和发扬各派教育思想的优点,克服其弊端,起到弥合作用。例如,布鲁纳既重视课堂教学,要 求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又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亲自去发现应得到的崧酆凸媛桑? 不要把他们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施瓦布则主张科学就是探究,教学也是探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探 究,而不是使他们充当确实可靠的真理卫士。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多种课程理论交融,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是与近现代教育史上各种教育派别及其教育 思想的作用和影响分不开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动课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同学科课一并纳入课程体系,也是 对各派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结果。总之,给活动课应有的地位,以弥补学科课的不足,充分发挥其 育人的特殊作用,是完全有理论依据的。
二、活动课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活动课纳入教学计划,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战以来标志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上述五项新发展趋势,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活动课有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 此,世界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课程改革方面对活动课普遍地予以重视。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活动课的 名称、实施办法和时间安排也不尽相同。在名称上,有的国家仍沿用课外活动的旧称,有的国家则改用专门活 动、特别活动或活动课的新称。在实施办法上,有的国家将活动课纳入教学计划,作为课程结构的一个组成部 分,要求学校按课程表的规定进行。当然,迄今为止还有许多国家没有把活动课纳入课程体系。即便如此,他 们在课程改革中也充分注意了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如1982年美国全国科学教师协 会提出,在科学教育课程中应当强调四点:即科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科学与社会情境的关系;科学对 当代问题的影响;科学与职业的关系。在时间安排上,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课程时数。这方面做法也不 一样,有的体现在课程表上,有的未体现在课" 程表上;还有的部分体现在课程表上,部分未体现在课程表上。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活动课的设置同世界上具有可比性的国家和地区加以比较,如日本、韩国、挪威、 法国、前苏联及台湾地区等。不难看出:从时间上说,都始于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日本在40年代曾提出过) ,是世界上几个少数首开先河的国家。从实施上说,“六·三”制我国活动课周课时总量比日本等国多两倍多 ,比台湾多一倍多;“五·四”制的情况也相类似,我国活动课周课时总量比日本等国也多两倍多,比台湾多 将近一倍。足见我国将活动课纳入教学计划,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反映了当代课 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而且同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是居于领先地位的。
三、活动课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课外活动是活动课的前身,而活动课则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课外活动作为一 种教育实践现象,产生于人类社会的上古时期。如古希腊✞的雅典、斯巴达学校,其主要内容是体育、游戏和艺 术等活动。至中古时期(欧洲中世纪)继续开展,如意大利的费尔特雷学校、西里西亚学校,除上述内容外, 更重视教生制(学生自治)、遵守法律等活动。但课外活动的普遍开展与盛行,则始于近现代时期。 在我国,由于封建帝制的时间较长,学校教育以修身、读书为本,以科举、仕宦为荣。因此,与世界教育 史上具有相同含义的课外活动起步很晚。据资料记载,我国学校的课外活动始于民国元年至民国八年,但教会学校除外。在此期间,河北省立天津中学曾开设国学研究会、课外研究会,后来又开设辩论会、 青年会、武术会、三育促进会,以及创办希光报、戏剧团等。此外,广西、湖南两省的课外活动亦有所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学、道德、音乐、戏剧、图画、照像、出版、体育等。民国九年,即1920年以后,由于受杜 威来华讲学的影响,当时的全国教育联合会曾议决《民治教育设施标准案》。其中关于学生活动方面的内容有 如下六条规定:1.注重自动自学;2.练习公民自治;3.发展生活知能;4.练习服务社会;5.注重体育;6.研究 学术,扩充创造力。此议决案的公布,对当时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极大。如建立了从事各种实际事务的 组织,举办了以学生为主的各种活动。主要内容有:远足会、游艺会、运动会、慈善团、新闻会、清洁会、学 生会、公仆会、巡察团、学校商店等。当时开展课外活动较好和名望较高的学校是广西省立11中、东南大学附 中、嘉兴秀州中学等。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界对课外活动的理论研究也开始抬头。早期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当 属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外活动》一书,作者是李相勖、徐君梅、徐君藩三位先生。
上述提供的资料表明,世界各国近现代的课外活动,在国外已有250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85年的历史。它 以丰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为培养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也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值得认真总结、以史鉴今。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 教育自身的发展,当今世界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将原来的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为正式课 程。这是教育思想、教学体制和课程结构方面的一次革命。因此,我们再不能用旧观念把两者等量齐视,在实 施上也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为此,有必要把活动课与原来的课外活动加以对比,不要简单地看作是名称的更易,而忽略其质的不同。 具体地说,作为教育学概念的课外活动,尽管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学生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 在培养和教育学生方面有许多优点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的,也没有指令性的 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因此,有些学校往往不予重视,甚至把它仅仅视为学生 的课余生活,或放任自流,或用来补课。有些学校即使用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一般地说也难于始终如一, 时紧时松,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活动课与原来的课外活动相比,两者在育人功能上、组织形式上虽然有许多 一致的地方,但在育人的价值观上,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及实施要求上却有很大的区别,也可以说改变了 原有的性质。因为活动课已纳入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一种正 式课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指导纲要和指导书进行。它不再是什么“第二课堂”、“第二渠道”,更不是学生 随意支配的课余生活。
对比说明,活动课既认真吸取了近现代中小学课外活动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成果,来源于课外 活动;但又通过政府行为的干预和采取一切规范化措施加以保证,而高于课外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活动课 无论从实践上讲还是从理论上讲,都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
四、活动课与学科课和学科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如前所述,学科课程理论研究的奠基工作是由赫尔巴特完成的,但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则是从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的17世纪至19世纪之间形成的。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内容上是分学 科设置课程,使用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班级授课制;在教学过程中是严格按照一定 程序进行教学。数百年的实践证明,它既有许多优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其主要优点有:一方面 是根据人类长期对自然、社会、思维运动认识的科学总结,分门别类让青少年学习和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法 则等基础知识,从而以筒驭繁,举一反三,更快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是按照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由浅入" 深、从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选编各种教材和比较系统地 传授知识,使学生容易接受和便于掌握。学科课程所具有的这些基础性与系统性的优点,今后仍值得继承和发 扬。但是,对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比如,课程结构单一,内容固定;各科自成体系, 彼此割裂;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要求整齐划一,不顾个性。很显然,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模式难以反映当 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学科大量涌现和知识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对培养人才的需求。活动课则恰好相 反,它注重实践,让学生手脑并用,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发挥主动性和 创造性,使各自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两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彼此既不能互相替代, 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另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活动课与学科活动的联系与区别,不可把两者混为一谈。由于近年来教学改革的 不断深化,学科教学中的活动有所加强和发展,如实验、参观、知识竞赛、技能训练等,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势 头。学科教学中的这些活动也有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学生自主,发展特长等因素,并有助于对学生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将活动课与学科活动混为一谈,甚至用学科活动取代活动课。其 道理十分明显,从实质上讲,学科活动完全是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的,也是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本学科课堂教 学需要的。更确切地说,它是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则 是一种独立的新型课程。它不仅在层次上高于学科教学中的活动,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学生的 主体作用也更加突出。
五、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活动课是由国家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务必统一实 施的正式课程。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应以自己的特色和优长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和实现小学和初级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尤其着眼于促进 学生的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增强时代发展的适应性,为将来步入社会生活 和服务于社会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它的基本特征可以初步概括如下几点:
(一)实践性。活动课与学科课最根本的区别,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 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
(二)综合性。活动课不是学习和运用某一门学科知识,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综合运用各科知识,从而 完成规定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并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多方面的锻炼。
(三)自主性。活动课主要是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居于主体地位。 此外,还表现在学生可ห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
(四)创造性。活动课是通过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 观能动性,使分科课程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有机知识结构,从而形成能力,进行大胆想象,探索和求新。
(五)超前性。活动课不受学科课程规定的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和自主活动了解和掌握 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的最新信息和最新成果,更好地面向未来。
(六)广域性。活动课不同于学科教学,活动的空间不受课堂限制,应根据确定的主题灵活选择,既可以 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
(七)多样性。活动课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从学校的具体条件出发,与“万 人读一书”式的学科教学不同。在活动的组织方面,既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又有全校活动。
(八)实效性。活动课作为教学计划中一种新型的正式课程,☑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因此 ,每一次活动都应按照指导纲要和指导教材的要求完成预期的目标,并以精神的或物质的成果作为具体成绩进 行评估,不允许流于形式,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