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建构探析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介成为主流媒介的重要一员。在网络时ฟ代的背景下,构建良好的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亟需完成的事情。本文将从领导人的自拍照说起,通过探究当代中国领导人在网络媒介中形象构建的变化,为更好的提升领导人媒介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媒介;领导人;媒介形象;建构
作者简介:马祥(1986-),女,重庆市江北区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影视与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我国领导人媒介形象的转变
媒介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媒介市场竞争语境下的媒介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内部员工对传媒组织的整体印象和评价……[2]领导人的形象和声望无疑是他们从政的资本,塑造良好的形象对任何国家的领导人而言,十分重要。而形象的塑造必须要依托传播途径,即媒介。在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传播体制下,国内主流媒体在塑造我国领导人形象方面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在大多数拥有特殊政治地位的媒介运作下,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仍占大部分比例。之前我国领导人在新闻报道中,一向以标准化的形象、程序化的语言呈现在大众面前,对国家领导人的报道也长时间停留在宏观层面,对涉及到具体问题的微观层面没有进一步的深究。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官方媒体发布的新闻、会议、考察中,才能一睹国家领导人的风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领导人高于普通大众的错觉,其神敏感更是不言而喻的。
十八大诞生的新一届领导团队,领导人媒介形象建构更显人性化,这种形象塑造的转变尤其体现在网络媒介的传播上。比如,被网友誉为2014年最火歌曲的《习大大爱着彭妈妈》风靡全国;彭丽媛服装遭热捧,“淘宝同款”火速出炉;上海护肤品牌“百雀羚”销量陡增等。这无疑有效改善了民众对我国领导人的刻板印象,潜移默化中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
二、网络时代国家领导人形象构建的新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领导人媒介形象建构具有信息源增加、新媒体助力、受众需求改变等新特点。
(一)信息源增加。在传播学中,学者们把人类的传播活动大致分为三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方式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传声筒,领导人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更是受到多方面的关注。这三种传播形式都会考虑到传播的有效性,受众接受信息源增加,对领导人形象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媒体助力传播。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广播、电视,在时间和空间中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新媒体无论是在信息传输量的丰富性,还是信息形态的多样性上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简单理解为,传统媒体是点对多的发散性传播,而新媒体可以是多对多的全方位传播,当今受众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二次传播者,使得信息传递时间缩短,流通速度加快,助力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
(三)受众需求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爆炸时代来临,信息垄断成为历史,人们拥有更多自由表达的平台,舆论监督也日益成熟。受众对于图像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对于文字内容的接受。比如,复兴工作室推出的习近平和彭丽媛ฬ夫妇的漫画形象比华丽的文字辞藻更容易引人注意,即使是不关注政治的人们也乐于参与其中,津津乐道。
三、 网络时代国家领导人形象提升的新路径
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其媒介形象必然成为社会公众认知国家的符号和标志。所以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领导人媒介形象的塑造,成为各国政要以及各级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注重从宣传自身到着眼民众出发。国家领导人不是高高在上的,“亲民”形象的塑造会使民众更容易接受,进而产生共鸣,领导人与普通大众的信任关系将会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注重信息传播效果。“说教式”新闻、“填鸭式”新闻已经在传统媒体中逐渐摒弃,在网络时代,领导人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精神借助新媒体的助推,像自拍照式的图像表达方式更ฎ容易客观反映事实,“有图有真相”也不再是一句口号。
总之,在网络时代中,信息源增加,传播渠道多样化,受众对领导人媒介形象构建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甚至受众会成为第一信息来源。传播环境的变化,领导人形象塑造也要适应新的时代,主动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主动运用新技术传播,以开放、丰富、立体的姿态展现大国领导人的形象。然而,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的改变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可喜的是我国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媒介形象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正在努力做出改善。
参考文献:
[2]朱春阳《媒介形象创新策略分析》[M]复旦大学博士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