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企业预算审计工作

时间:2024-12-26 15:32: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如何开展企业预算审计工作

随着p> 开展预算审计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运用。

(一)审什么

预算按其涉及的内容分为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预算。业务预算主要反映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方面的预算,也称营业预算。业务预算审计对象主要包括销售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财务预算主要反映企业在计划年度内有关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유预算,财务预算พ审计对象主要包括现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和损益预算;专门预算是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的预算,可分为资本支出预算和筹资预算两种,资本支出预算审计对象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权益性资本投资和债券投资的预算,筹资预算审计对象主要包括长短期借款、发行债券、发行和增发股票的预算。

不同类型的预算审计,虽然审计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各类预算审计主要是以预算管理制度及组织体系建设,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分析、控制、调整和考核等环节作为重点。

1.预算管理制度及组织体系建设。系列预算管理制度应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预算编制说明及策略、预算编制流程及责任分工、预算考核指标及说明,以及与预算管理制度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审计主要是确认预算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制度是否涵盖了预算管理的所有环节、各项制度之间以及与行业规定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等;对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审计重点是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组织是否设置、其组成是否科学、合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地位能否得到确认和保障、预算管理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及权限是否明确等。 3.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重点为预算指标的分解情况是否落实到各部门、实际核算与预算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为了完成预算串项核算、是否存在预算外开支,如果存在,该项支出是否经过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审批程序、预算执行中的信息反馈是否通畅,财务是否建立预算超支预警机制以及预算执行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制度等情况。

4.预算分析与控制。重点审计预算责任单位是否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定期形成预算差异分析报告;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包括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产生有利差异的原因和推广建议等);分析的方法是否合理、分析的结论是否正确、预算分析是否及时等。

5.预算调整、追加与修正。预算调整是指不改变预算年度公司预算总额,将月度预算在不同月份之间或不同部门之卐间的增减;预算追加是预算总额度的增加,企业可根据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追加销售、采购、利润、资本等重大项目的预算;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市场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阻碍预算执行时,应进行预算修正。对于预算调整、追加与修正的审计重点为预算调整的理由是否充分,调整程序是否合法,调整幅度是否恰当,预算调整的次数是否过多(频繁的调整说明了年初预算编制存在问题),是否存在有

需要调整的事由出现而预算尚未调p> 6.预算考核。审计重点为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是否健全,指标计算是否科学;公司是否进行了真正的预算考♀核等。

(二)怎么审

1.审计立项阶段。

坚持和把握好二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在安排审计项目时,在对象上既要考虑有一定的量,又要突出重点,还要注意不同行业的平衡。选择的项目应具有代表性,有利于对集团公司整体情况的掌握,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审计成果层次,扩大了审计的宏观效果。二是量力而行原则。要合理确定审计工作任务。对于项目少、资金少的单位,我们可以按照二到三年审计一次的原则进行审计,但是对于资金量比较大的、资产所占份额比较大,基建投资额大的子公司,应坚持每年审计一次。这样既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又可以充分发挥出审计应有的作用,让审计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2.审计实施阶段。

(1)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收集与被审计企业经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全部经过审批的预算、调整预算情况、预算执行报告和与实施预算配套的各项考核制度、标准等资料以及业务、市场、财务、政策等方面与预算执行相关的资料。通过查阅这些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实地察看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与相关人员座谈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初步了解预算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确定预算审计的重点。

(2)编制科学、合理、有效的预算审计工作方案。根据审前调查的结果拟定预算审计工作方案,细化预算审计目标和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小组的组成、审计时间的安排、审计范围、审计期间、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和审计人员分工等。审计方案应尽可能详细、清晰,突出预算审计重点,对实施审计要具备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审计效率和降低审计风险。

(3)围绕预算审计的目标,按照批准的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确保预算审计实施方案所定的审计步骤、审计内容实施到位,当实际情况与审计实施方案产生差异时,应及时围绕审计目标做出相应对策。在审计实施工作中应注意点面结合,既要善于从宏观角度思考,将产生问题的来源、过程、结果等环节全部查清,着力在宏观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又要突出重点,善于抓住疑点问题,逐个深入。还应注意规范操作,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在实施审计中,可以定期召开审计组会议,对每位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及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核,把不完善、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解决在审计组撤离审计现场之前。

3.审计报告阶段。

做好材料的汇总工作,对取得的审计证据和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坚持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对预算审计实施过程中查出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整理,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审计应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加大预算审计综合分析力度,抓住主要问题,寻找共性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层次高、价值大,又符合企业预算管理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三)审计结果的运用

预算审计成果的运用,是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资金安全,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

一是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督办制度、审计回访机制及后续审计制度等审计成果运用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被审计单位的上级预算归口主管部门应在审计成果落实和运用时,积极主动做好督办落实,以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的严肃性和时效性。制定审计回访制度,明确在回访之前,被审计单位必须完成整改,一般在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报告后的3个月后进行审计回访比较合适,审计报告下发后到回访前,内ツ部审计机构应关注整改进展情况。除审计回访外,在执行被审计单位下一次审计时,审计组应对前次审计提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审计中发现的违章违规问题得到彻底纠正,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

二是实行审计成果运用闭环管理,要求所有审计项目只有在审计意见和建议整改并通过验收才为结束;将审计成果整改验收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审计、归口主管部门及专业职能部门协同办公,提高审计整改验收监督效果,实现“审而要改,审而要纠,审而要用”的目的。

三是将预算审计整改列入年度考核,落实整改的情况应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考核挂钩,在每年对下属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中,应有落实审计整改的考核指标。只有企业主要领导将接受预算审计和落实审计整改作为自觉行动时,审计工作才会走出屡查屡犯、屡犯屡查的怪圈,预算审计才能真正为企业服务。

通过对审计整改工作各环节的细化,对审计整改工作的效果进行量化,对审计部门、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从保证审计成果的有效实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