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5-01-13 06:53: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 中职 数学教育 创新思维

论文摘 要: 21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育人的角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向职业岗位和就业转变。数学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这就为教学管理中引入创新思维指明了方向。

中职专业类型繁多,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差别很大,相近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不平衡,起点高低跨度很大;再者学生努力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有的立志于对口升学、继续升造,有的倾向于✫全面发展,从事融智能与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就业,有的希望扬长避短,从事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就业。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因素,中职数学教育必须实行教学大纲弹性化,教学内容区别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改革中职数学教育引入创新思维势在必行。

1.教育理念的创新思维

中职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失败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数学长期的角色地位,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不好。中职学校办学宗旨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不是培养研究数学的人才。因此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所需数学知识的深浅,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数学教学。中职数学已从长期的主课地位演变成基础课,课时从每周6—7节减至每周4—5节,其作用也从应试教育中的“筛”演变成素质教育中的“泵”。由于“筛”的作用的淡化与消失,以及对“泵”的作用的漠视,教师与学生对学好数学缺少压力与动力。中职教学内容的取舍、章节的选定,应遵循“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增加弹性,精选内容”这一原则。中职数学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和为专业课打基础,是为企业培养应用性人才,其特点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因此在坚持大课程的观念前提之下,跳出学科进行学科❦定位,反映并满足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开发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并促进其发展是课程应追求的目标,即“为多元智能而教”。

2.课程体系的创新思维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和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应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跳出数学学科课程体系,从提高素质和加强应用的角度选择教材的内☣容,满足专业岗位需求。教学中要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论证,强化知识的运用。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数学平台和专业数学平台。基础数学平台要满足各工科专业和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共同的基本需求,教学内容包括预备知识、集合与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初步、立体几何初步、数列、概率与统计初步等内容;专业数学平台要满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各大类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需求。工科专业模块包括平面矢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正弦型函数、坐标轴的变换及极坐标、复数、逻辑初步与进位制、数学应用案例等;现代服务业专业模块包括导数及其简单应用、排列组合、彩票问题、线性规划、税收问题等。各个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的需求,选择专业模块的内容进行组合,构成本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化的、弹性的、互动的、多层次的教学,以适应学分制课程体系,满足专业岗位群的需求。

3.教学过程的创新思维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可有效弥补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的薄弱;便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利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对一般规律的探究能力;便于更多的数学问题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注重过程、淡化结果便于数学学习向数学活动转变,有利于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克服学生因基础薄弱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重新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他们通过查资料、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去探究,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验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探索,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造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情景,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新奇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迅捷判断力、敏锐洞察力,重视用非常规性的思维提出非常规性问题,鼓励创造性探索、解答问题;教师要重视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思维活动一般从经验思维开始,然后进入理论思维,最后是灵感直觉思维;教师对学生思维训练既要注重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思®维形式,引起学生广泛联想,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获得新颖的独特的见解。 "

4.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

对于理论内容,不但要讲解理论和定理的正确表述和应用,而且要剖析理论和定理的深刻含义,讲解定理的发现与证明的基本思路以及理论的重要价值,揭示定义、定理背后丰富的思想,突出逼近的思想、变换的思想、优化的思想;对于实践内容,扩大现行教材中应用实例的数量和范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增强应用,在课堂教学积极应用软件包和计算机,加强对学生科学计算能力、建模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选取一套适合于中职学生实际学情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应按“从低到高”来编制大纲与教材,按适合于低水平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和筛选,把对学生后继课程和专业需要的知识选择出来,有些知识在介绍新知ϟ识之前进行复习,有些知识单独成章,集中进行复习和强化,然后随着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充。基本内容可以如下安排:

基本知识的应用:加强计算工具的使用,满足职业岗位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器的功能不断增强。有些科学计算器已经能够按照自然书写格式进行输入和显示,并且具备表格、解方程、数列的求和、进行函数运算、计算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计算函数在某区间的定积分、进行矩阵和向量的运算、进行概率与统计的相应运算等多种功能。因此,要把计算器的使用作为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三角内容的分离: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为基础内容,介绍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半角公式及正弦型曲线。针对机械类、电子类专业,增加利用三角函数进行工件的有关计算。

解析几何内容: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建立方程和曲线的关系,利用坐标法解决简单问题作为基础内容。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技术工人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立体几何内容:认识空间的点、线、面、体,丰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掉繁琐的形式化数学证明,变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程为饶有趣味的实验操作课程。通过操作确认得到定理,并利用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教学方法的创新思维

传统中职课程的实施没有脱胎于普高教学模式,仍然是“黑板上开机器”、“教室里种稻田”,教学犹如一潭死水。这既不切合中职教学实际,也未能体现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思想,教学效率极为低下。随着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课程实施情景化、活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教师重点讲授、学生课内自学、分组讨论和习题课四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个性才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要体现快乐教学,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伙伴、学习型关系,开发不同学科、教材的人文内涵,各学科综合渗透,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能动学习的主体。最有代表性的是:项目教学,它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正是学习的“情境性”。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模式由五个教学阶段组成:确立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

6.评价效果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评价应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注重评价系统的多元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评价教学效果,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评价的指标分结果类与过程类,指标设定以学生为中心,从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客观评价以及学生自我感受两方面确定主要指标,所有指标能量化考核,评价形式实现“过程+结果”的评价;评价内容,从情感态度、课堂观察、思维能力、作业、合作交流、课题研究、能力应用、考试成绩等方面综合考察,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可以用百分制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的形式鉴定,还可以用评语式的方法进行鉴定。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了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作出评价,从以前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多少和解题方法熟练程度的测试,更加注重个性才能的发挥,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扩大评价主体,从原先个体的自评,到实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

总之,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如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如何适应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研究教育需求,重塑教育形象,都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大数学教学的改革力度,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改进数学教学管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2]张玉梅,张庆武.中职数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

(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