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享,不是占有

时间:2024-12-26 00:54: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一堂市级公开课上我执教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因为是一篇抒情散文,我把“通过朗读品味语言体察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 ☺想情感”作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整堂课我抓住“泛滥”一词,以“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为核心,从“为何泛滥:切入土地”、“如何泛滥:细读情感”、“泛滥之极:发出誓言”几个板块展开教学,几个板块都是围绕着“走进课文,感受情思”来进行的,也就是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端木蕻良在文学创作中强调,文学要有力量,要有力度,在他的文章当中,我们常常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①这种“有力量”的言语风格在本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反复、排比等修辞的“力量”,短句、整齐句式,以及修饰语及动词的“力量”,领悟“虚词”不虚,“实词”有力的个性化言语表达,以及这些文字之下的泛滥情感,从而把握端木蕻良作品的“力度”,应该说,这个部分学生也确实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土地喷涌的激情,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这一点。

我很得意,认为时机已到,顺势抛出了一个问题:“走在东北的土地上,你闻到了土壤的香气了吗?你听到了空气中欢喜的声音了吗?”学生的回答很一致:“没有!”我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得很干脆:“我们又不是东北人!”、“我们又没有经历过九一八!”、“我们又不是端木蕻良!”、“我们又不是草原的儿子!”、“我们又没有端木蕻良的经历!”……一个个“又”字打在我的心上,叩问着我的课堂,我茫然,听课教师哗然。

在评课环节,大家普遍认为学生的“闻不到,听不到”已经表明我的教学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到作者描绘的东北大地,没有和作者“感同身受”,也就不会拥有作者那样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作者在课文中“泛滥”的情感也在学生心中“泛滥”起来了,这种“泛滥”的情感,继而就会改变了他们平时的嗅觉和听觉系统,和作者“感同身受”起来,自然也能闻到 “土壤的香气”,也能听到“空气中欢喜的声音”。

听起来好像就是这么个逻辑。当时,我也觉得大家说得蛮有道理的,自己的教学可能确实没有深入,以致学生并没有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最终和作者“感同身受”,人我难分,这确实是阅读的忘我境界,理想境界。但是,事后又想想,好像并不是这么简单。

一、学生能拥有作者一样的情思吗?

阅读散文,我们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之后,拥有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吗?如果是,那么,在学生的情感到了和作者一样的“泛滥”程度,当然有可能会像作者那样产生感觉变异,所谓“景为情生”是也。但是,让学生拥有和作者一样的情思,现不现实呢?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②所以,阅读散文,离不开写作的那个人,散文表达的就是作者一种情境性的情思。因此,阅读散文必须要“识人”,我们面对的是端木蕻良的一篇散文。看看短短的《土地的誓言》一文竟有68个“我”,作者是那么情不自禁地要站出来说话,要描绘自己眼中的东北景物,要抒发自己对东北土地的泛滥情感,作者的个性是如此之张扬。确ฌ实,“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③,作为个人“独特的境遇”下的一种独特表达,端木蕻良是在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为一个特别的人――一个仍然流浪在关内的东北人,一个一生都在抒写土地眷恋的草原之子,此人此时的情感“泛滥”得紧,最终“泛滥”成文。我们不是端木蕻良,我们更不是那个时刻的端木蕻良,因此,我们无法拥有那样的“泛滥”情感,我们自然也写不出如此有“力度”和“力量”的誓言。学生的一个个“又”,倒是切中了散文文体特点的要领,敲醒了沉醉在文本情感中的我,也敲碎了我“人(作者)我(学生)合一”的美丽企图。要让一群江南的学生,和当时的端木蕻良“感同身受”,对东北土地也有泛滥的情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教不会的。季羡林在散文《幽径悲剧》中一再强调:“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棵古藤的灭亡在我的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种“当事人当时情”,可谓道尽了散文中作者情感的个人性和理解的艰难性。

即使我们出示当时的背景材料,即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作者当时的情境,学生还是学生,学生绝不会成为端木蕻良,学生只是真切感受到了此刻作者的情感泛滥而已,但绝不是“感同身受”,绝不是拥有,更不是占有。正如李海林老师所言:“读散文,就是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④,是“体贴”,不是“占有”。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但那只是“熏陶感染”,那只是一种审美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是“实用”的“占有”,因此你带不走它,你带走的只是抽象化了的思想情感。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⑤也就是说,欣赏散文,我们是在分享作者的私有的人生经验,是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我们不能占有作者私有的人生经验,我们只能去理解,去感受作者的这种人生经验,如此而已。就像每一个进入画展的观众,你可以欣赏,可以和作者分享这种美,甚至你还可以对这种美表示认同或不认同,但是你不能企图占有它,把它带回家。

二、学生能看到作者眼中的独特景致吗?

正因为个性化的作者和独特的境遇,使得散文中的人事景物经过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过滤,成了“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⑥,也就是说,散文中的“人事景物”只归属于作者个人私有,不是人人都可拥有的。散文的两栖性决定了散文所写的事物“客观”存在,端木蕻良笔下的那些东北景物确实是有的,但又不仅仅是这样,这些景物一旦进入《土地的誓言》,早已是经过作者独特的情思过滤过,甚至变异了的,要不然东北那么多景物,作者为什么单单写这几个呢?要不然为什么其他东北人就闻不到黑土地的香气,听不到空气中的声音呢? 同是写黑土地,南方人王瑞春眼中的黑土地却是另一番景象:“肥得流石油,♋肥得钻人参,肥得冒泡,肥得插根筷子能开花,肥得种把石子就结果。”真是夸张得可以,俏皮得可以,是酣畅淋漓的“肥”。而端木蕻良眼中的黑土地却不仅仅是一个“肥”字可以说得尽道得明的,雄浑奔放,五彩斑斓,“沉郁”“深厚真实”⑦,没有了王瑞春笔下心中“开花”似的轻松描写,之所以有如此差异,实在是因为作者不同,境遇不同而已。

看来,东北这块土地的“强烈香气”,只为端木蕻良的鼻子开放,东北这块土地上的“欢喜声音”,也只有端木蕻良的耳朵才能听到,而且,可能只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时的瞬间幻觉。我想,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如果端木蕻良没有离开家乡,流浪关内,那么,即使是端木蕻良也不一定闻到听到,甚至也就没有了《土地的誓言》这篇散文。阅读这篇散文,“我们领略的与其说是北方大地的无限风光,不如说是作者心中连天的巨浪。”⑧学生心中自然没有这种“连天的巨浪”,也就自然没有端木蕻良眼中“北方大地的无限风光”。同样,面对江南的土地,端木蕻良的心中也不会有“连天的巨浪”,江南的土地,可能只会勾起作者对东北家乡更深的思念,江南土地的香气和空气中欢喜的声音并不对端木蕻良开放,甚至也不对此时教室里我的那些江南学生们全部开放。

既然我们不能看到听到❥作者笔下“土壤飘香,空气欢喜”的独特景致,那就让我们分享作者情到深处土也香的奇妙体验吧。

三、由此引发的对散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上面的课,因为是同课异构,另一位教师在这篇课文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写作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也写一写家乡的土地。大家普遍认为这个环节很好,把阅读和写作结合了起来,是一个有效的延伸拓展环节。

但是,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家乡的土地,其实是学不会的,因为我们碰到的是同样的难题,学生的心中还没有“连天的巨浪”。那样有力度的词句,那样的反复,那样的排比,那样的直抒胸臆,难道仅仅是形式吗?没有情感的泛滥,没有炽痛的热爱,能写出那样的句子吗?因此,只有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土地也拥有像端木蕻良那样的情感,学生才会使用课文那样有力量的言语形式,否则,那只是一种伪写作,不是出自学生情感表达的需要。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的情感,甚至还未完成对这块土地作为自己“故乡”的确认,热爱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彻骨的爱,也就没有失去时彻骨的痛苦,也就不会有这么喷涌的爱的激情,也就不会有“泛滥”的“有力量”的言语表达。因此,学生在无法“占有”作者泛滥情感的情况下,写作训练只能蜕变为单纯的技巧操练。

其实,翻看语文专业杂志,这样无视散文个性特征的设计随处可见。王国荣老师《〈土地的誓言〉的情感教学尝试》在课堂上“合唱国歌,升华爱国情”。李祥军老师《〈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刘宏业老师《〈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苏彩宋老师《视学情,谱教情――以〈土地的誓言〉为例谈语文教师的情感生成》,都不谋而合地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来升华爱国情。其实,这些设计都是想“升华”散文中作者私人化的思想情感,使其变得“高大上”,变得“大众化”,变得人人都可以“占有”。这种不把散文当散文教的行为,必然“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即‘走到作者之外’。”跑到“作者之外”,也就消解了散文作为独抒性灵的文类特征,“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往往导致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假大空的话……‘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⑨。

对这个课例的反思,让我认识到,虽然散文是中小学教材中的主导文类,但是散文阅读教学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虽然在2006年语文教学界已经提出了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研究散文教学的文章,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对于散文教学,我们很多一线的教师还是不甚了了,自行其是,所以误教的很多,可叹的是自己误教了还不知道,包括我自己。

散文教学教什么?这个讨论多年的问题,看来还是个问题,至少现在还是如此,而改进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家们的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还需要不断地磨合。但是“散文教学所处的困境,也就是中小学教师几乎每天都要遭遇的困境”⑩,因此,我们无可回避,我们只有知难而进。在促进散文教学的真正改观上,我们没有退路!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