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主体 构建有效教学

时间:2024-12-26 13:53:1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联系以及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善于实施激励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关键词 数学问题;情景创设;知识联系;激励评价

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进行同课异构,虽然教材是一样的,学生也一样,但由于教师的不同,设计的教学流程就不一样,故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结果。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意识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搭建一个学生表现的舞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热情

对学生而言,问题是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有了问题,他们才会产生一种需要,一种渴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感兴趣的情景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成效。

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就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悱”“愤”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求知欲,实现知识再创造。

师: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该怎么分?每人分几块?

生:每人分一样多,各分2块

师: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又该怎么分?每人分几块?

生:平均分,每人分1块

生:每人半块

师:这半块月饼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呢?

(学生尝试)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你愿意告诉大家这些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这是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它的每一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每份都相等的。

生:分数

师:(课件演示一块蛋糕从中间切开)这块蛋糕又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生:能!(请上台指出)

教师的提问,基于生活情境,由分月饼切入,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这些都没有困难,但是一 ツ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就形成了认知冲突,学生原有知识当中没有现成答案可循,有了困难,学生就会勤于动脑思考,勇于接受认识的挑战,通过探索、讨论、交流,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二、体验知识联系,促进自主探索

数学知识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前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从而形成知识间的环环相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寻找新知识和旧유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做出假设或预测,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引导学生回忆:①平行四卐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②能不能也利用这个思路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问题呢?(能)③想想看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来求它的面积?(思考、想象后会猜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④利用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尺子等)动手操作。⑤为什么要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获得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从中发现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的相互联系,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

三、实施激励评价,突出学生主体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或者思路模糊时,教师可以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集中精力,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教学《掷一掷》中“组成和是8的组数有哪几组?”时,我是这样进行评价的:

师:组成和是8的组数有几组?每一组的骰子A和骰子B又分别是几和几呢?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生: 5和

3、2和

6、4和

4、3和

5、6和2

师:这些组合是对的,只是有点乱,很容易造成遗漏或重复,而有序的思考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老师是这样想的:把骰子A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当骰子A是2的时候,骰子B是6,骰子A是3的时候,骰子B是5,……你能也按老师这样有顺序地说给同学听吗?

数的组合是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又在评价中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知道数学该怎么学。

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应用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生具备了数学知识不等于就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找出数学中的生活原型,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学过统计知识后,我布置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设计一个要▼用统计知识来解决的问题。这一课题不限定题材,由学生按小组自行讨论,确定统计主题。因此,有的小组统计本班学生数学单元考试成绩情况,选出其中一个单元成绩,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图上,很清晰地看出班上学生各个分数段的情况,并给成绩薄弱的学生附加了改进学习方法的建议。有的小组调查统计自己家庭生活费用的开支情况,通过学生真实记录了自己家庭每一天的开支情况,然后把统计到的结果先与爸妈交流,再与老师同学交流。于是我就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你的家庭开支合理吗?”“哪些项目可以取消?”“哪些项目可以节省?”“你认为应增加哪些开支?”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合理安排开支的习惯。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