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问”策略

时间:2025-01-14 07:20:4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巧妙地引导学生想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据了解,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正所谓:学问学问,随学随问。有的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是没办法;有的学生对问题想问但又害怕出错,始终都没有勇气,思维总不能活起来,同时又害怕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不想向教师问为什么。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想问,使想问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如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任意报出分数,然后笔者很快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学生被笔者的神机妙算的神秘本领所吸引,并表示敬佩。学生心中就想问了,个个都很好奇,为什么老师会这么快就算出来呢?又如: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学生受分数的意义干扰,认为是,这时,笔者向学生明确指出这种答案不对,学生想找出正确的答案,就有了求知的欲望,激起了学生想问的兴趣。

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容易记牢。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情境导入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一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使学生心情舒畅,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问。因此,我们教师要创设问题ღ情境£,让学生敢问。在课堂上我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一种和谐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在问中出错。这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例如:要调查各年级的人数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学生很快就做出来了,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勇于发问,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的思维。其实,用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也能表示出各年级人数的关系。

学生体验到解一道题的乐趣,成功的滋味,勇气倍增,消除了自卑心理,通过鼓励、引导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毫✈无顾忌地勇于提问、大胆发问。

三、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平台,让学生多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想问、敢问,还要让学生多问个为什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知识是有限的。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合作中交 ☺流,实现互补。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规律?激发学生多问的习惯。教师还要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多问。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限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这时笔者向学生激疑:还能将圆拼割成其它图表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这样一点,学生就纷纷议论起来,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对于学生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点或不同意见,鼓励他们的发现,鼓励他们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创见大胆地表达出来。学生踊跃发问,并总结出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教师教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学生能多问了,也使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四、教给学生会问的技巧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以问引问,激活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教师先任意出示一些线,提问: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线分类吗?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教师一一出示后,再提问:对以上分类方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有:为什么这么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是否可以第二次分类?分类后各类线叫什么名称?各类线有什么特征教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请学生挑选问题探索、讨论,最后得到答案。接着提出新的问题:生活中哪些东西看上去呈直线、线段的形状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获 ت得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会问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进行提问;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提问。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造性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学生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立即予以订正。而是让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的策略,循循善诱,教给学生会问的技巧。

总之,培养学生四问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想问、敢问、多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逐步转向主动,使他们乐学,不被问题吓倒,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参与能学会知识和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