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浅析

时间:2024-12-27 01:42: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71-01

应用题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既是重点,亦是难点。很多小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但在解应用题时就一筹莫展,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应用题难学。教师应如何开展应用题教学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改进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方能融会贯通。

一、会审题

应用题难学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理不清已知条件,更不要说把握各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引导学生分清数学用语和生活化语言的差别,让学生在读懂题目的情况下找出已知的可用信息。其次,引导学生联系各已知条件与问题,找出利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是题目说了什么,给了哪些可用的条件,以及要让我们做些什么。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借助与题目相关的实物或图形、示意图等进行演示,做好示范,鼓励学生刚学时多画图将各数量关系清晰表示出来,减少学生的思维压力,为题目的因果分析做好铺垫和准备,慢慢熟悉以后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可以省略此环节。

如,在讲解例题“根据测定,人体内웃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首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告诉我们什么,然后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以及题目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找到了所有已知条件并进行简单归类后,就可以进一步地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了。

二、细分析

在应用题中,找出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的培养)也是教学的难点,如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或者其他题目给出的各数量之间内在的关系等。如上述例题中小明体内水分是身体重量的,用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就是: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掌握了这些数量关ม系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章可循,并能很快得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为今后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应用问题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思考,在该题中,哪些句子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如果用关系图来表示应该怎样画;用数学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即将各已知条件与问题联系起来。做好上述步骤,基本上就完成了对题目的分析,剩下的就是运算和作答了。另外,在就例题分析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延伸或变形,以引出后续新型例题和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例如,在上述小明体重和体内水分重量例题中,在找出已知关系和问题后,让学生找出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并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否需要用到所有的已知条件,并说明原因。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得出解题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然后指名一位学生列出数学式并口算。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延伸,如将已知条件改为“已知小明体内水分重量为35千克,求小明体重?”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解答,教师再讲解正确思路和方法。接着引出上述例题的第二问“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鼓励学生在分析题目后用不同的方法或者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充分掌握方程解和算术解。

三、善组织

教师在六年级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小学生的特性,适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加乐于分析和思考题目,教师可组织学生亲自参与题目的组织和演绎,如教师可让班上身高最高的学生和最矮的学生站在一起,然后出一道题目:已知×××身高多少厘米,××身高是×××的,求××的身高多少厘米。这样的题目往往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行解答。另外还应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来鼓励学生。小学生都喜欢被表扬,而不喜欢被批评,笔者设置了一个奖惩簿,对于课上表现积极的学生和作业完成得很好的学生,笔者在该簿上记录他们的奖励情况,而对于表现不太佳的学生,笔者则会在奖惩簿上记录他们的惩罚情况。如奖是一枚红花,惩是减一枚红花或者加一只昆虫(红花数为0)等,并于每周一在课上花几分钟公布各学生的所得红花、昆虫情况,期末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和有待提高的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奖励或惩罚。这样的奖惩制度,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六年级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应充分正视其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总结,不断改进应用题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做到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快速而正确地解题。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