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连年升高。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肺部、气管以及胸腔组织的病变,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据报道,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笔者比较了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11 月 ~ 2013 年 12 月间入住我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0 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2 例,肺癌患者7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41 例。男56 例,女4☿4 例,年龄51~ 79 岁,平均 岁。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体温、呼吸等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心理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并发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因此要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心理压力。环境干预: 为患者提供卫生、清洁、舒适的环境,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病房的湿度和适宜温度; 定期检查患者的床单被罩,并进行消毒,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病情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要对其密切观察,如果出现病情或者临床症状突然变化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对患者的脉搏、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出现脉搏和心率突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并及时调节氧气的流量,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如果患者需要静脉滴注,要控制滴注的速度,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气干预: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要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从而保证气流通畅。在通气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引流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损伤。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观察,护理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其中显效: 患者呼吸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有效:患者呼吸无显著障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态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百分比。
1. 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 17.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 2检验。以 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91. 1% ,对照组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 。见表2。
3 讨论
随大气的污染,人口的老年化加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连年升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其中,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脉搏和心率异常以及呼吸系统的严重损伤,而且具有病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据报道,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可以提供护理效果,同时提高疗效。李晓艳等人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了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น发现,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护理有效率高达92.5%。本观察,笔者比较了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干预、环境干预、病情干预以及通气干预。通过干预消除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为患者提供了无อ毒、舒适、清洁的环境,避免了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患者发生呼吸困难、脉搏和心率突变等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并给予相应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1. 1% ,显著高于对照组 ; 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 。结果和笔者的预期相符,而且与李晓艳等人的报道结果一致。总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护理有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