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逆反心理 疏导 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生逆反心理疏导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大学生逆反心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定义、双重品格及其具体体现,进而分析、归纳了导致产生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提出了有效疏导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状态,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亦可称之为大学生的心理失衡期。它既是一个危险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宝贵的教育时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看待、合理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抓住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克服不利影响,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1.当前大学生逆反心理现状分析
何谓大学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概念描述。笔者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思考、归纳,认为,所谓大学生逆反心理,即是指处于人生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生理早熟而思想晚熟、自我意识增强而自我教育能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增强而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感情丰富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内因限制,在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所产生的偏执、抵触的情绪和社会态度,从而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即指由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及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在这种定势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漠视某些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或老师的期望目标,违背常规和定势逆行川。
ม 逆反心理非健康性品格主要表现为对不良社会思潮的认同感,对正面教育起反向思考,对个性发展问题产生片面认知,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极端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2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逆反心理尤其是它非健康性品格的存在,容易导致病态人格,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时,它改变了正常的社会心理结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离心”倾向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团结和协调,如果不能在大学阶段将其有效控制和疏导,将对大学生步人社会后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而要有效疏导和控制大学生“逆反心理”,就要分析其形成原因,从而因势利导。
2.1主观因素。大学生正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青春期,身心变化迅速,自我意识增强,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未做好充分准备,认知模糊,这种生理早熟而思想晚熟、生理发展成熟趋早与社会地位延迟构成了大学生的矛盾心理。①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被肯定的欲望,他们自尊心极强,只想听表扬,不愿听批评,且对某些批评意见存在抵触、反感和反抗等情绪,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好走极端。②随着其独立性和自信心的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同时,他们对社会和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期待,而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形成心理压力。由于其社会阅历浅、性格不稳定、思考不全面,就容易产生对立情绪,若情绪得不到缓解就会形成逆反心理。③从认知发展来看,“好奇心”对大学生有着很大的诱惑,你说不能做的事,他越想试一试,这是一种“禁果分外甜”的逆反心理。从行为倾向来看,在同一集体中,由于情境感染,一旦个别人有逆反心理,就会不自觉地相互影响,从而易形成一种集体的逆反心理力量。
2.2客观因素。①我国现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观念滋生,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泛滥的不良信息和功利倾向也以反文化心态影响着大学生心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实与所受教育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和比较,致使大学生产生厌恶之情,形成逆反心理。②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讲,其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满足和心理需要,不能有效地回答大学生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现实问题,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成长实际甚至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会引发大学生的疏远、不信任感。同时,教育方式、方法不科学,违背大学生的心理规律,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在教育中强调服从而忽视大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家族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削弱❅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③由于一些政工干部自身素质的局限,倾向于依赖行政手段,不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大学生,不能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这都易产生逆反心理。
3有效疏导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针对逆反心理的双重性品格,如何正确利用和引导其积极作用、有效控制和疏导其消极影响,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忠实履行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所必须丙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态度端正、思想重视、认识明确、行动积极,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遵循教育心理规律,力争开创思想教育工作新局面。
3.1注,“理解、算,、关心、激励”一视同仁.以情动人。在具体工作中,面对的是人生观基本成型、分辨能力初步具备,且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因此,要将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视为工作的第一目的,用实际行为来向大学生证明我们是可信任和依赖的。必须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多采取双向交流、民主研讨的教育形式,还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作为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意识地增加与大学生的接触,并以顾问、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把管理、教育同关心、指导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人情、人理、人耳、人心,帮助大学生疏导不良情绪。此外,在运用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公平公正。双方在相互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服务关系,从而奠定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3.2提升理论索养和业务索质.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引导者,思想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形象化、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率,我们必须要提高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与育人的职责相符,把理论说服力与个人人格力量有机结合以感染和影响学生。第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信息反馈及时,判断准确,能够迅速应对大学生提出的新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感、现实感;第二,要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分析能力,理解大学生心理表现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三,还要讲究语言艺术,提高启发诱导能力,旁征博引、深人浅出、挥洒自如的教学更能让学生口服心服。此外,要善于总结、勤于交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足够技巧,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tsl0"
3.3注,教育时效.以人为本.调整教育内容、丰宫教育形式。随着社会进步和形势发展,应针对育内容、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每个大学生的情况和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旋律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第一,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学业、交友、择业、学习诸多问题时所产生的社会适应、应对挫折、发展人格及人际交往等困惑出发,从大学生不同觉悟和接受能力出发,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我们既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大学生中带有共性的思想、情绪和要求,又要分析少数大学生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和思想苗头,在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坐标系中,选准重点、难点和热点,选择能够影响整体的突破口,让大学生产生认同感。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对待社会制度存在的不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融人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建立辩证、发展、全面的思维方法,从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完整的人格。第二,在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大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努力探索和研究科学有效、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参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爱国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各种创新比赛和社会实践,通过调查、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大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教育中接受德育内容、减少逆反情绪,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把抽象教育与形象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各种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欢歌笑语中增长知识,在集体活动中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困。